一 積極回應上級的指示
在我們公司,我所在的部門屬于技術核心部門。我負責的工作之一就是給全公司新入職的員工做專業技術培訓,并從中物色比較有潛力的員工作為公司備用人才。
我總結了一下,在每一批的培訓人員中,能給我留下印象的,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會在我上課的時候積極回應。
他們的回應包括積極回答你問的問題,和你有眼神交流,還會有肢體動作,如點頭等表示他們正在用心地聽你講的東西。
做過培訓的朋友可能都有這種感受,沒有一個講師會不喜歡和你有積極互動的聽眾。
不管他們的回答是不是都夠正確,夠專業,他們的態度就足以讓你對他們印象深刻。
而這種印象可能會給這個人的職業生涯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
不僅是在一些培訓課程中積極回應,在平時的工作中也要積極回應。
通過你的回應可以讓你的領導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和參與工作的熱情,這種印象會讓他在下次有什么機會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你。
積極回應上級的指示并不是一種阿諛奉承,而是一種與領導的互動方法。把這種方法運用得當,會讓給你的職場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二 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
記得有一次客戶突然要一個報表,經理就讓我加班做出來。結果那天晚上我正好約了朋友吃飯,就匆匆忙忙做完發給了客戶。
第二天上班的時候自己心虛就又檢查了一遍,結果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弄錯了。
當時我就特別糾結要不要告訴領導。
如果告訴領導,領導會不會覺得我不認真工作呢,會不會因為這件事影響了我的工作表現?
如果不告訴領導,客戶可能因為這個數據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到時候可能會影響到我們部門的績效考核。但沒有人會知道這是因為我做的表出了問題。
再三思考以后,我還是決定要把這件事情誠實地告訴了領導。當時我心里想的是,這是我自己犯的錯誤,對于可能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就得承擔相當。
結果出乎我意料的是,領導聽我坦白完錯誤之后,不僅沒有罵我,反而幫我一起想辦法巧妙地把這個數據在客戶那邊更正了過來。
“人人都會犯錯,及時地承認錯誤才是挽救損失的最好方法。”領導是這樣對我說的。
我們總是習慣于逃避和寬恕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認為自己的錯誤都是別人造成的。比如自己起晚遲到了,對別人說的原因不是路上堵車就是公交晚點。
在職場上,也有好多人永遠都不會“犯錯”。當別人指出他們的問題時,他們總是不承認,而且還各種狡辯,先證明這不是他的錯,然后再找各種理由把錯誤的原因歸咎到別人身上去,自己永遠都不敢去承擔犯錯的責任。
我們會發現這類“不犯錯”的人一般都只會停留在職場的最低層。 因為當一個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自己犯的錯誤推到別人身上,別人就會認為他是一個沒有能力去承擔自己責任的人,而想要成為一個領導,最需要具備的品質之一就是要敢于去承擔責任。
所以在職場里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要一味地找理由寬恕自己,才能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更好地發展。
《菜根譚》里說:“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 永遠不要以為大家都和你想的一樣
有一個寓言故事,講得就是這個道理:
古時候,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有一個木匠一邊帶著孩子,一邊在地主家千活。木匠很賣力,干活干得大汗淋漓,就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一件地脫了下來。這時,他突然想到了身邊的孩子,生怕孩子也熱,也同樣把孩子的衣服都給脫掉了。結果,孩子被凍死了。
這個故事雖然講得有點夸張,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卻或多或少得都犯過同樣的錯誤。
記得有一次我自認為想到了一個解決公司存貨問題的好方法,正好趕上開部門會議,我就迫不及待在分享了出來。分享完之后,我就洋洋得意地等待領導夸我的想法好。
結果等了半點,發現領導的眉頭緊皺著,然后他問了我三個問題,我都沒有考慮過,我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并不成熟,想的也不全面。
當時覺得自己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明白,千萬不要認為自己覺得對的,別人就一定覺得對,先入為主地對別人的觀點進行主觀臆斷。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前,盡量從多種角度出去思考,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再分享出來。
其次,要客觀地對待并尊重別人的不同觀點。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我們不能強迫別人一定要認同自己的觀點。一言不和就翻臉,不僅會讓你顯得心胸狹隘,而且還可能會四處數敵,非常不利于在職場的發展。
所以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以己度人,做到求同存異在職場中是非常重要的。
四 重要時刻一定要有Plan B
有一次我們小組的同事要和美國的客戶開電話會議,我們提前十分鐘來到了會議室做準備。
因為要用到之前和客戶之前用郵件溝通過的數據資料,所以需要登陸outlook帳戶。 結果好巧不巧那天會議室電腦的outlook怎么都打不開。
這個時候再去找IT修已經來不及了,眼看客戶就要上線了,我發現領導的臉色開始變得越來越難看了。
這時候我的一個同事非常淡定地打開了我們公用的網盤,原來他在盤里提前備份了一份資料。
“上次開會就遇到過這個問題,所以每次開會前我都會把資料做一個備份。”他看到我們敬佩的眼光,補充了一句。
這時候客戶正好上線了,領導的臉色也重見晴天了。
當領導讓你負責一件重要的事情,比如一個會議,如果在關鍵時刻出了問題,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即便是因為保潔阿姨沒有打掃干凈衛生讓客戶心情不好了,領導也會覺得是你的原因,是你沒有考慮周全,沒有做好準備工作。
所以在職場上的一些關鍵時刻,事前一定要詳盡地考慮到每一個過程,做好萬全的準備。在一些可能會出現問題的地方,一定要準備好一個Plan B,把出現問題的概率降到最小。
順便說一句,不久之后,我的這個同事就去獨立負責另外一個小組了。
五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都有情緒,但職場絕對不是讓你來展示自己的情緒有多么豐富多彩的地方。
我曾經的一個同事A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A平時工作能力特別強,領導交給他的任務幾乎每次都能保質保量的完成。
但后來突然的一天發現他情緒變得很低沉,一天到晚一句話不說,別人和他說一句話也是愛搭不理的。常常一個人在座位上發呆,手上的工作也是能拖就拖,完全沒有了以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態度。
后來我們才知道他那幾天和女朋友吵架,在鬧分手。
結果又過了幾天,他又變得神采奕奕,干起活來又生龍活虎了。
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和女朋友和好了。
沒過多久公司進行績效考核,每個組選一個表現優秀的人到外地培訓。我們都猜肯定是A會被選中,畢竟他的工作能力是大家公認的。
結果出乎意料的是,工作能力遠不如A的同事B卻在最后出現在了入圍名單里。
一個管理不好自己情緒的人,工作能力再強也是枉然,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哪一天又會突然情緒失控,這種情緒的不可控導致的工作不可控是非常致命的。
所以如果想做好一份工作,就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即便是你的心里已經是驚濤駭浪,見到同事還是要像蒙娜麗莎一樣保持微笑。這樣做并不是讓你虛偽,不夠率真,而因為職場本身就是來工作的地方,你的真實感情再寶貴也不應該在這里展示。
所以如果你真的有情緒需要發泄就回家發泄,去找朋友或者愛人傾訴,千萬不要把情緒帶到工作中去。
在職場中,有時候情商和能力是同等重要的,一個只有工作能力但工作情商低的人,很有可能只會成為一個執行者,很難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所以在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同時,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情商,才能夠在職場的大熔爐里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歡迎關注子莯青青,會持續分享更多的職業成長方法和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