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說有大雨,出門的時候特意帶上傘,換了雙涼鞋,不想中午的時候竟然出了會太陽,而且悶熱得很,不得不感嘆魔都的天氣也一如它的性格,任性得很哪。然四點鐘上完課從大樓里出來,天色已經陰陰沉沉,等到五點半從超市里采購完生活用品,外面已然是黑漆漆一片,雨確實下了起來。
于是急忙拎著東西往回趕,誰知還沒走兩步,方才不大的雨突然間如水柱般傾瀉下來,偏這時還刮起了大風,于是只好苦笑:這下即便是帶了傘換了鞋,也免不了被淋濕的命了。只是想著自己淋濕了倒沒什么事,萬一包里的書和材料濕了,以及手機進水,那可就麻煩了。
雨還是越下越大,雖然想方設法護著胸前的包不被打濕,然而風雨勢猛,此時腳下的水差不多快匯聚成河。這下怕是無能無力了,心頭便一下堵了起來。
等回到宿舍,身上已經濕得差不多,急忙打開檢查,幸好手機沒進水,包里的東西沒怎么淋壞,心下頓時松了口氣。于是開開心心換衣服,再隨手蒸上幾個紫薯,然后煮一鍋材料豐富的泡面,等到香氣飄散的時候,心情已經是十分的愉悅了。
這讓我想起來在大學的時候,有一次也是夜里帶完家教,然后在回來的時候碰上突然其來的大雨,沒有帶傘,路上也沒什么行人,最后淋得慘兮兮地回去。到寢室的時候宿舍里正好沒人,自己麻溜洗澡換衣服,等到她們回來時我已經一臉悠閑地躺在床上聽歌看書了。
在雨中那樣狼狽的樣子,除了自己,誰都不曾見過。
打下這些字的時候,并沒有帶著悲苦或自憐的情緒。就像我從沒以為工作很累在車上睡著以至于坐過站,被突然的大雨淋濕,扛著很重的東西在街道上奔來跑去,或者上課太久而嗓子干啞這些是所謂的苦。
這些不算什么,沒有誰活在這個世上是容易的,即便是含著金湯匙出身的人。我能夠坦然地接受這一切,接受生活待我或好或壞的種種。
可能有人會覺得能說出這種話,是因為沒有真正吃過苦,命還沒那么差的緣故?;蛟S如此,但其實誰又敢說,即便是過這樣平凡的生活,卻沒有傾盡自己全部的力量呢。
苦難從來不是言說的資本,資歷也是一樣。
似乎很多人都認為,出身底層社會,父母又都是沒什么文化的普通人,所以我們這一代人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比如盡快實現經濟的自由,比如努力實現階層的跨越。實際上我的很多受了教育的親戚們都憋著勁兒在做著這些事。
有的人成功了,便自豪驕傲的同時繁復咀嚼著自己工作或者創業時的艱辛,充滿自戀且自憐的情緒;而有的人困在小環境里難以突圍,便被鄉人明里暗里念來叨去,以至他們眼神里也多是落寞。
這是一個唯名與利才可被標為成功的時代,很多人因此困在欲望中,內心浮躁不堪卻又無力掙脫,被洶涌的時勢裹挾著向前,然前方沒有盡頭,身后也不知道哪里是退路??瓷先ニ坪跏亲杂芍髁x和個人主義的春天,可是明明現實里上演的卻總是小人物的悲哀。不過命運倒是一貫如此。
我的很多同輩人,包括我的朋友,我的兄弟姐妹,無一沒有懷著過上更好的日子,或者能夠做出一番事業出人頭地的念想,在非常努力地工作和生活,但是他們大部分人也都很迷茫,既苦于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除了謀生以外的價值在哪,也苦于往往連好一點的謀生也很難。
而同輩里的我,因為象牙塔暫時沒有接觸到生活的七零八碎,有時候倒像個局外人,每日所做的事情不過讀書、上課、寫作業、參加活動,然后周末再抽點時間去謀個生。以至于我經常會想,這是難得的狀態,還是過分的安逸。
暫時還沒辦法回答。
人奔走于世,是出于欲望也好,是基于擔當也罷, 總共不過幾十年的時間,三十年不到的好時光。眼見著倏忽間我們這代人就集體要進入而立之年,然有幾人內心做好了準備,又有幾人明白了自己要在這世上尋找些什么。
有了孩子的博士師姐那天還跟我說,自己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可是卻還怎么都沒學會怎樣做一個大人。其實想告訴她,如果學不會做一個大人,那盡可能保持孩子般對這個世界的純真,也是一件不錯的事。只是不要像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只能做個嬰兒。
在一個急速變化的時代中,我們確實需要經常更新自我,做出改變以適應新的時代環境,90后這一代是在全球后現代思潮中成長起來的,變化是常態,適應它并不是難事,但是同樣的,越是在這樣的時代中,我們越是要去堅守一些東西,我并不是在呼喚人類的普世價值,也不是在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是在說,去堅守那些能夠讓你成其為你,并且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的那些東西。
至于那是什么,我們得一點一點,艱難地去探索。
所以第一步,要認清楚自己,然后,坦然去接受自己。
當我們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認識自我并坦然接納自我,那么我想,我們就已經開始變得有那么一些不平凡,有那么一些,在改變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