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故事,在記憶的河床散落如珠,一經回憶之光照射,便泛出活潑潑的柔光。一個春日明媚的下午,聽到一個大學時的故事。
某個周六。宿舍里的男生聚在一起打牌,湊不進牌局的也扎堆在一旁圍觀。小剛圍著看了幾把后覺著無聊,見阿達牌戰正酣,便順手將他的手機拿過去消遣。
原本打算翻找阿達手機里裝載的游戲,結果無意間點開手機通訊錄,看到同班女生丹丹的手機號碼。
阿達一直在暗戀丹丹,這是宿舍男生都知道的事情。只可惜丹丹對阿達并沒有半點情愫。
那個瞬間,小剛忽然就產生了一個逗趣的念頭。他將阿達手機通訊錄中丹丹的姓名和自己的姓名互調,這樣,當小剛給阿達發短信或打電話時,就會顯示為丹丹。然后,小剛用自己的手機給阿達發了一條短信:“明天中午十二點,在南大街十字路口的肯德基門口不見不散。”
做完這一切,小剛若無其事地拍拍阿達的肩膀,“哥們,你的手機有短信!”
阿達緊盯牌局,擺擺手,“放那吧,我回頭再看!”
小剛硬把手機遞到阿達眼前,“趕緊看一眼吧,完了我還想玩你手機里游戲呢!快點快點!”
阿達不耐煩的接過手機,點開信息一看,表情立刻起了微妙的變化。他放下手機,再出牌時就明顯有些心不在焉。沒堅持一會,便將牌往桌上一甩,說,“我不打了啊,誰打誰接上吧!”然后便開始翻騰自己的衣物。
小剛知道阿達是在尋思明天約會時要穿的衣服,他強忍著笑,佯裝專心玩游戲的樣子。待阿達出去上洗手間的空,忍不住把這個惡作劇告訴了同宿舍的人。舍友們高度一致地選擇默不作聲,人人都承受著憋出內傷的風險,心照不宣地看著阿達焦急難耐的度過當晚。
次日,阿達精心打扮一番出門了。舍友們故意間隔十幾分鐘,晚一班公交到達小剛發短信說定的約會地點,然后集體躲在一個轉角窺視著阿達的一舉一動。
看阿達從鎮定自若,春風滿面,到來回逡巡,焦慮漸增,再到四處張望、反復看表。半個多小時過去了,阿達終于忍不住開始一遍遍撥打“丹丹”的電話。小剛看著自己手機狂響,不敢接聽。
數番撥打手機無人接聽,阿達放棄了傻等,開始自顧自的沿街四處遛達起來。一眾舍友們也一路躲躲藏藏、不離不棄地尾隨著。
阿達來到一個面館,點了碗面,開始埋頭大吃。
舍友們躲進對面的飯館,點了餐,邊吃,邊觀察著對面的阿達,幾次笑得差點沒嗆死自己。
阿達吃完飯后,悶悶不樂地乘公交返回學校。舍友們也隨之返回。在宿舍見到無精打采的阿達,舍友們一陣集體狂笑。
哥們,是不是去南大街了?
是啊!
是不是站在那里等了大半天啊?
……?
是不是后來還去××飯館吃了一碗面啊?
是啊!哎,不對啊,你們怎么知道的?
一陣爆笑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嘻笑著道破真相。
我問,后來呢?
“阿達的脾氣很好,沒有生氣”。
不是,我是說后來丹丹知道這件事情嗎?
“班上的人后來差不多都知道這件事情,丹丹應該也聽說了。"
那阿達和丹丹后來有結果嗎?
“沒有。還和以前一樣”。
哦……
每個能戳中內心的玩笑,對當事人來說,也許從來都不是玩笑。即使那些深藏于心的喜歡,最終只能以玩笑的形式被一笑而過。
聽完這個以爆笑結尾的故事,我的心里不知為什么,竟會有一絲淡淡的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