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生人口的暴跌,其根源其實在30年前就埋下了種子,從1990年到2003年下降了一半,且教育程度迅速上升的女性人口,不僅僅會影響現在,還會在2030年之前進一步降低中國的出生人口。與這頭大家裝作看不到的房間里的大象來說,房價、丈母娘之類的看起來十分“時髦”而又“有深度”的因素,根本對出生人口無足輕重。
所以,人口學既有意思,又有點沒意思。
沒意思的是,人口變動的慣性極強。每當你將數據抽絲剝繭,分拆其結構和數量,那些吸引人的、看起來十分正確的影響因素,比如房價太高導致人們接不起婚,課外輔導班太貴導致人們不敢生小孩等,其影響往往并沒有很多人想的那樣重要。
而有意思的是,正因為人口的慣性極強,我們反而更應當從20年前、30年前尋找其變化的根源。許多在當年無意種下的種子,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就在什么地方盛開了出人意料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