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阿慶嫂
第一次游沙家浜應該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學校組織黨員活動位于江蘇常熟的紅色革命根據地沙家浜是很不錯的選擇。記憶中,梁姐、顧姐和我跟著書記在幾個館間穿來穿去,一遇到能取景的地方就勤奮的擺pose,然后掏出數碼相機咔嚓不停。敲字的當下,蘆葦為背景的幾張照片還歷歷在目,有且也只有這些人和事了。
這次重游是跟著全校師生,導游在車上主要說了三件事兒:聽樣板戲、坐游船和集合回家。于是,當車子最后一輛到達后,導游帶著一車人匆匆忙忙的穿過了禁毒館、革命紀念館直奔對岸的戲院而去。我和三五同事因為跟著別的團講解導游聽了一陣子講解,跟人群走失了,邊問邊看指示牌,去找蘆蕩劇場。
檢票口之一
問工作人員,找到了劇場檢票口,以為馬上可以入戲,結果里面的世界太大。
匆匆趕路
行了大概20多分鐘,阿慶嫂最耳熟能詳的那段已從空中傳來,循聲找去,終于看到“蘆蕩劇場”幾個大字。
參謀長休要謬夸獎, 開茶館,盼興望, 江湖意氣是第一樁。司令常來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樹好乘涼。這也是司令的洪福廣,方能遇難又逞祥。
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 招待十六方。 來得都是客, 全憑嘴一張。 相逢開口笑, 過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涼。 有什么周詳不周詳。
好戲上演
十幾分鐘的演出場面宏大,表演逼真,跟影視作品中的場面有的一比,因是現場觀摩更加震撼。
老師們歸航
聽戲后去游船,在長滿蘆蕩的湖中穿行,體驗當時水鄉人民的船上生活以及老百姓為新四軍送信時的情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午飯后,覓一靜謐處和三五朋友互話家常,坐長椅,曬太陽。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歸程了,有點不舍,這獨有的空氣中的香,難得得青山綠水的美,還有這份幾年前沒有的心境。
老街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