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深刻閱讀了《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分析閱讀”,留下印象最深的部分是關于“通過書名判斷是一本描寫什么的書”和“理論類vs實用類的書籍”及“厘清問題”的部分。
一通過書名判斷講的內容
在通過書名判斷一本書后就能知道看這本書到底能帶給你哪方面的收獲,當然除了看書名,封面和目錄還是值得看一下的,作者建議不要先看序言,因為序言可能和書中所講的內容有出入,看了序言后會帶有一些先入為主的想法。比如說對于《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通過看題目就能判斷出這是一本講關于閱讀的書籍。自己覺得當通過題目不能辨別出這是一本講哪一類書的時候,還是可以先通過快速閱讀的方法來進一步了解。比如《你的降落傘是什么顏色》,如果不仔細看其中的內容,對于一個像我這樣的對于這個領域是外行的人來說,怎么知道他是一本講生涯規劃的書?當能通過看書名就能斷定出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時,就可以減少讀到中途才發現這本書對于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說沒有多大用處,那就會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二理論類vs實用類書籍
理論類的書籍專注于理論分析和講解,比如歷史類、醫學類、心理學類的教材以及各種文獻,專注于分析延伸某個領域的論點論據,他會告訴你某種知識形成的起因及發展的過程、核心論點及產生的影響,看完后你會發現了解了這個領域知識的前世今生,自己對這個領域的認知不會那么片面了。而實用類的書籍是告訴你方法論的偏多,他會在書中告訴你該怎么做就能取得進步及達到目標,比如說《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成功心理學》、《好好學習》等這樣的書籍,實用類的書籍顧名思義實用性都很強,學完后只要付出行動制定計劃后就能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到底是閱讀理論類的書籍好還是閱讀實用類的書籍能讓自身成長的更快?閱讀的書籍分類沒有絕對的答案到底是哪個好與不好,對于自己而言想要全面了解這個領域的知識就會去閱讀理論類的書籍,以此來形成理論上的認知,讓接下來的思維分析方式更全面,而對于實用類的書籍自己也會去學習書中那些用用的方法在現實中根據所學的方法而付出行動。其實自己在閱讀中會發現,實用類的書籍很多都是根據最初形成的某些理論知識中提煉出幾個關鍵點在圍繞此通過案例和實驗來展開闡述的,而理論類的書籍其中可能就是致用類書籍的源頭書籍,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自己在學的這種知識,可以兩者結合起來閱讀,學起來能讓自己更明白。
三厘清問題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里有一句讓自己感受很深的一句話:大多的讀者在閱讀一本書時總是會因為看到某些能引起自己共鳴和能產生愉悅的內容而停下來,而對于讓自己產生困惑的內容卻跳過甚至置之不理。一本書中凝結了讀者很多的問題及答案,但書中給出的答案不一定都是正確的,這時就需要讀者能有自己正確的判斷力,對有爭議的問題和答案就不要坦然接受,可以用主題閱讀或參考工具書的方式自己為這個有爭議的問題去尋找答案,在閱讀的過程中是以你為中心,而不是過于沉迷書中的所有觀點。
四總結
現在發現原來閱讀也是一門學問,那種只要認識中就從第一頁開始讀到最后一頁的方法,書讀完了,可是自己真正的收獲可能沒有多少,因此學習如何閱讀這項底層的技能也是每位熱愛閱讀的愛好者需要潛心修煉的功夫。《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值得看第二遍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