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09年3月初封架構的時候,我自己所轄的團隊人力已經達到100多人,育成了兩個部經理(一個是間接育成)和直轄部,按照公司基本法的規定,我已達成了區經理的職級;這時w經理卻對我說,按照籌備辦法我不夠區經理架構,況且我還是y的增員,只能夠部經理職級。我一聽就煩了,同他單獨吵了起來;我問他當初咋說的?他說當初是當初,現在是現在!他又讓市公司來的L經理做我的工作,我也沒有同意,我想去市公司找老總反映,他們說:這就是市公司領導拍板定的,不容反駁!我一看事情發展到了這樣,明擺著他們為了照顧y而犧牲了我的利益和前途!如果我不讓步,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我只好委曲求全,答應了他們。但是我提出了一項要求:當著w經理的面讓y給我寫下了一份聲明:“今有xxx不是本人直接增員關系,只是為了照顧組織架構,特此聲明?!弊詈蟮慕Y果是:s做了總監兼區經理,y成了區經理,我成了九名部經理之一。
在開業之后不到五個月時,好幾個部經理都辭職了,我也懷著一種悲憤和失望的心情離職了,至今他們沒有給我辦理離司手續。我只領了三個月的薪水,工資卡就被他們莫名其妙地停發了。(我估計有人在冒領)
2009年8月份,y帶著他唯一的直轄組(組長是他的親戚)又跳槽到了另一家人壽保險公司;y部蕩然無存。而我所發展的兩個部經理和我的直銷組z部卻成了TEZ支公司的主要力量,每個月都能順利完成各項任務,他們還獲得了省公司頒發的銀牌組和銅牌組的榮譽稱號。這就我和y的比較,誰好誰孬,一目了然。
讓我痛心疾首不光這些還有許多:另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和我們一同籌備,一同開業。我們的每個月保費標保平臺在30萬左右,人家每個月卻在80萬左右;平時出勤人力我們在20-40人之間徘徊;太平卻在50左右;我們在全省排名倒數,人家卻排名全國前三名。。。。。。究其原因在:管理上不切合實際,殺雞取卵;人事安排上任人唯親;細節上急功近利;宣傳上跟不上;公司至今還窩在農業銀行院內,連個室外廣告牌都沒有等等問題。
上個月(11份),w經理調走了又回來兼職(一個總監代理一天的經理職務就被多數員工反對,任職不下去);照此發展下去,民生TEZ公司2010年的續收率將會很低;不景氣的前兆已凸顯出來。
看到本人經手費盡心血籌備起來的公司讓人搞成了這個樣子,我悲憤不已卻無能為力,悲哀啊!
從此我不在壽險公司做事了,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