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自由職業者
每天就是如此的循規蹈矩
上午上班
中午休息
下午上班
晚上加班
做著雜亂無腦的事,自我掙扎。
框條、意識、權利、金錢、人際被束縛, 然后整天的自我對話,仰天長嘆「我的生活不該如此」。
于是乎開始想著,在家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能養活自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向往著「自由職業者」
來這里我們引入一個詞語「SOHO」來代替「自由職業者」
SOHO是一種經濟、新概念,指自由、彈性而新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代表前潮的生產力、活躍的新經濟。專指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選擇工作,不受時間和地點制約、不受發展空間限制的白領一族。
我姑且認為在多數人眼里,「SOHO」是這樣的:
一杯咖啡、一臺筆記本電腦、一張辦公桌,輕松愜意。
這更多卻是被美化,并非我們想象的那樣。
首先我們要重新認識一下:
「自由」
這種「自由」能省去許多不必要,許多繁雜瑣碎的環節不會出現在日常工作里。
假設:我是設計師,那么你優雅的設計,不需要外行領導的簽字確認:)
不必朝九晚五
對「自由」的理解我認為最重要,也是「SOHO」最美妙的一點,就是「自由」表現的是獨立的人格,不依賴于外部的力量將自己放置在自己所建立「戰壕」里,攻守兼備。
「職業」
個人服務社會并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
自己之前是個有能力的人:)
想成為「SOHO 」自我審視四點:
1.自己輸出是否足夠?
做了大量的投入,但有多少能拿得出手。
2.影響力如何?
自己能否獨當一面。
3.自我的內在條件是否具備?
工作、學習、交際、等能力將直接影響到生活來源。
4.是否允許外在因素的干預?
家庭干預,風險把控,能力變現等
所以歸納起來「SOHO」大致可以理解為,有能力為社會服務并且人格獨立的人。
對自己打量一番,覺得自己至少今天不適合「SOHO」,自己愛好擅長的領域里能力并非拔群,還得在「牢籠」里循規蹈矩。
自律
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自我約束。
「SOHO」表現出來的除了非凡的職業能力外,還更多的表現了一個高度自律的人是如何對自己的能力、行動、思想來進行控制。
我能力不行,但我可以通過自律來提升自己,為自己定下規則,在規則內生活、工作,把借口扔掉,壞毛病改掉,做自我約束,正確取舍。
減肥,這個風靡全世界的潮流話題,覺得整天坐在辦公室身材走樣,大腹便便,那是時候減減肥了,不妨給自己定個規則,吃如何吃,運動如何動,這樣自己會變得輕巧健壯起來,這不是很棒嗎:)
自律當下欲望縱橫社會稀缺的品質,建立自律習慣,使人變「強壯」,直至到達目標
在能力不及,又覺得自己不能再荒廢之時,那就先做個自律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