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k評論了我的朋友圈,很簡單的一句話:你是我的眼。
突然就覺得這是一句特別讓人難過,但是很多時候卻是正確的話。
別人是我們的眼,同樣的,我們也是別人的眼。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看不盡的風景,也有數不盡的人在看這些風景。
你看見了波瀾壯闊的大海,那你肯定會錯過平靜的時候;你看見了云霧繚繞的山峰,那你可能就看不到它如詩如畫的場面;那看見了落英繽紛的浪漫,那你就錯過了新枝上頭的感動。世間的風景大抵都是這個樣子吧。
但是那又有什么關系呢,你我都在這個世界的感動中生存著,這就足夠了。
2016-09-17 ? ?一場說風就是雨的旅行
很多人問我怎么跑得那么遠,我說我也不知道。
就是機會剛好,然后沒有多想,就上路了。上路之后,才發現沒有后悔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真的感謝那么勇敢的自己和朋友的支持,給了我那么多瘋狂的念頭。
靠海吃海的人啊,每一頓都是海鮮泡菜
去到之后才發現和自己想象中的一樣。對于穆斯林來說,能吃的東西少之又少,除了海鮮泡菜,其他好像沒有什么可以吃的。
自己帶了很多吃的過去,還好,沒有餓過一頓飯,硬是飽飽地回到了國內。
路上沒有垃圾桶,路上也沒有垃圾。
聽說濟州島的法律特別嚴格,亂扔垃圾會被罰款,而且還會有相應的懲罰。不知道是因為這樣的法律讓人望而生畏還是國人的素質本來就很高,總是,我沒有見到任何的垃圾,也沒有見到任何亂扔垃圾的人。
路邊的每個小店都很有感覺,就是那種看見就想進去小坐的舒服感。
矮矮的房子,清新的裝修,文藝的擺設,所有的一切都滿足兩個少女的心。莎姐很多次都說好喜歡這里的一切,有生之年還想再來一次。
很多細小的瞬間會讓人心生感動。
有個韓國阿姨開車過來的時候,一大堆中國游客擋在前面,她沒有按喇叭,只是把頭伸出窗外,然后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對游客說:對不起,對不起。
我看見這一幕的時候,突然覺得該說對不起的,應該是我們才對吧。
我和莎姐過馬路的時候,只顧著橫沖直撞,突然一輛公交車朝我們開過來,正在我手足無措的時候,公交車突然停了下來,沒有喇叭聲,沒有謾罵,僅僅是等著我們安全地通過之后,才繼續往前走。
小小的一個動作,讓我覺得羞愧,也感謝異國人民的善良。
很多東西不是要多么驚世駭俗,細節往往更具有說服力。沒有人對我講過韓國人素質是多么地高,可我自己看見了之后,我就明白了。
風吹浪打 ? 浪打風吹
大海啊,真的全是水。里面還有很多很多的鹽,因為海水真的好咸。
站在大海邊的時候,突然有那么一刻,我真的感動得流下眼淚來。感動于造物主創造的這個奇妙的世界。波瀾壯闊的大海,每天每天,都在這樣周而復始地重復著,是一件多么偉大的事情。
而在這樣的偉大的被造物面前,我們是一個多么渺小的存在。
關于海女的傳說
松濤問我有沒有看見海女,我說,海女是什么?
百度上的解釋是這樣的:海女是一項古老的職業,指不帶輔助呼吸裝置、只身潛入海底捕撈龍蝦、扇貝、鮑魚、海螺等海產品的女性。
全世界只有日本和韓國有。
而韓國只有濟州島上有。
海女的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大多數已經超過80歲。因為惡劣的工作環境導致這個職業沒有得到傳承,20年后,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海女這個職業。
我們站在海邊等了很久,心想著要是運氣好的話應該能看見海女從大海里探出頭來的樣子。
事實就是:我們的運氣沒有那么好,所以也沒能遇上。
20年的時間里,如果機緣不巧,我不會再來這里;而且就算真的來了這里,如果運氣不夠好,還是不能親眼看見。
世界上的事情大抵如此,如果不是那么巧,那么就算故意為之,也未必會如愿以償。
如果不是那么巧,那
我們也不會遇上,發生那么多想起就覺得感動的故事。
閑來無事在路邊玩自拍,旁邊的阿加西從車上拿了自己的自拍桿,示意用不用借給我,我急忙從嘴里擠出一句英文"Ihave"(我有),然后韓國大叔應該是聽懂了,就沒再問我,不過一直轉過頭看我自拍。
我用手機上的軟件給大叔說了一句:我們來張合拍吧!
大叔聽了之后點頭大笑,然后就有了上面的照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圖片是記憶過去最好的方式,在被定格的那一瞬間,我的請求,笑容,以及他們的友好都有了意義。
不同的國家,民族,信仰,語言。連一句正常的交流都沒有辦法進行,在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這張照片是唯一的紀念。
阿加西一直在用韓語跟我們交流,我搖頭示意聽不懂,最后不知怎么想的,冒出一句:I'm Chinese.(我是中國人)。
他笑了笑,然后又說了韓語,依舊是聽不懂。
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相遇簡直不值一提,但是我卻對這種萍水相逢格外喜歡,不用說什么,做什么,微笑,握手,擁抱。
在路上遇見的人,都是一種福分。
我把海邊正在收拾海鮮的阿姨偷偷拍了下來,把導游害羞的樣子拍了下來,把驚起的浪花,盛開的野花,剛好的陽光都拍了下來,這些都沒有什么意義,但是為什么非要有意義呢?
很多很多的風景只有自己親眼見過才會覺得歡喜,但是如果沒有見到的,那就讓別人成為我們的眼,然后滿世界看風景。
說實話我不知道“等到風景都看透”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會有看透這樣的事情。
我曾經在蘭州問松濤:你說看過很多的風景之后,會不會就變得麻木了。就像遇見了很多人之后,就不想再遇見新的人了。他說應該不會,世界上的風景沒有誰能夠真的看到麻木,這樣的大千世界,該給人的是無限的感動。
《春光乍泄》說:我終于來到瀑布,我覺得好難過,我始終覺得站在這里的應該是兩個人。
以前讀這句話的時候覺得好難過,但是當我真的看見波瀾壯闊的大海時,我的心里竟然是空空的,沒有想起任何人來。
我忘了曾經承諾要陪我看風景的那些人,我也不愿再想起他們來。多少個美好的承諾比不上一個溫暖的現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這點。
我一點都不難過,我也沒有再試圖從某個人身上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每個人要在某天找到歸屬,無論是一個家還是一個人,我也不例外。但是在那之前,我要很努力地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