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春

立春

是新一年的開始。《群芳譜》中說:“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

立春三候:一候東風解凍。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二候蜇蟲始振。立春五日后,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三候魚陟負冰。再過五日,河里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日,陽氣初生,春江水暖,百草回芽,萬物生發,大地一片勃勃生機。塞北東風解凍,江南菜薹掐上桌,插枝梅花便過年。

梅花

蘇州的藝圃

古來愛梅成癡者,有北宋的林和靖。林和靖隱居西湖孤山,如今遺留下來的賞梅勝地,還在浙江的超山、蘇州的鄧尉、無錫的梅園、南京的梅花山等處

梅花入茶,如今最常用的是綠萼梅。

梅花入饌,有梅花粥,將飄落的梅花瓣放入米粥中煮來吃,能助雅致,清深思。

雨水

雨水時節,細雨斜斜,春風脈脈,春蘭吐蕊,綠柳如煙,萬物萌動。

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三候:一候獺祭魚。此時節,水獺開始捕魚了,將捕起的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后食;二候鴻雁來。雨水過后五天,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動。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升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大地一片草長鶯飛的春色。

這時節的春雨最是珍貴,如天賜如恩詔,以此乍暖還寒時候的雨水烹茶,稱為天泉,最為甘洌。

蘭花

蘇州平江路附近的一座舊宅,名曰碧梧小筑。主人徐云鶴先生是愛蘭之人,陽光透過窗欞照進舊宅子的廳堂間,處處可見蘭花與蘭畫,格外清幽雅致。

滄浪亭每年會舉辦四次蘭花展,大概連續舉辦了二十多年了。

蘭花一年四季都有。春有春蘭,夏有蕙蘭,秋有秋蘭,冬有寒蘭。

蘭花生長于深山,移入庭院、廳堂,還是很嬌嫩的花種,養蘭的人辛苦一年,只為那十五的綻放。若不是把蘭花當作真知己,恐怕無人愿意忍受這樣的艱辛。

蘭花不大好一大叢一大叢盛放,所以開到怒放的時候需要剪掉一些花朵。開花需要營養,今年的花開過,營養透支了,明年就會打一點折扣,不開花或者開得少一些

雨水季節,江南的薺菜紛紛破土而出。

驚蟄

春雷乍動,氣溫回暖,陽氣漸升。蟄伏在泥土里冬眠的動物和草木蟲蟻感于春季溫暖,被春雷驚醒而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驚蟄三候:一候桃始華。驚蟄頭五天,桃花的花芽在嚴冬時蟄伏,于驚蟄之際開始開花,陽和發生,自此漸盛;二候倉庚鳴。驚蟄后五日,倉庚嚶其鳴,求其友。倉庚即黃鸝,黃鸝鳴叫,動物開始求偶;三候鷹化為鳩。再五日,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鷹每年二三月飛返更北的地方繁殖,已經不見跡影,而斑鳩飛來繁殖。

驚蟄時分,桃花紅,杏花粉,李花白,菜花黃,海棠酡顏。山中春筍破土,人間有味是清歡。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正一片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杏花

杏花開在暖春,是中國十二花神中的二月花。

不同于梅的“橫斜疏瘦”,杏花會熱熱鬧鬧、盈盈滿滿地開遍枝頭。杏花最特別之處,在于花苞呈點點絳紅,再綻放開來,漸漸變成團簇枝頭的粉白,直到快要凋謝時,則成為滿樹雪白。賞杏花應在將開未開之際,那時的杏花紅粉相映,白里透紅

杏花,總是與江南沾衣欲濕的春雨一起,點染開江南的早春如詩的畫卷。

春筍

筍,是竹子根上長出的嫩芽。春天一茬兒,冬天一茬兒,于是就有了我們飯桌上的“春筍”和“冬筍”。冬筍因為產在蔬果稀疏的季節,因此比春筍貴氣,價格足足差上二十倍。春筍,則貴在應春風而發,有著一股最喜人的新鮮氣兒,令人興味盎然。

這時寧波可以吃到細長的雷筍和肥碩的毛筍,西湖柳浪聞鶯邊有“片兒川”。

竹鄉安吉。

據說鄉下采筍的人采筍,可不是采已經冒出地面的筍尖兒,這需要幾分慧眼。竹筍大都埋在地里,挖筍人就有這個本事,只要看竹梢的顏色,就能了然在哪里下鋤頭可以挖到竹筍。挖筍是個體力活兒,還需要跟時間賽跑,要在最短的時間把筍送上食客的餐桌,晚一天,筍便少了一分鮮美。

那么吃筍的最高境界,自然是守在竹林子邊,架起烹鍋,就地把春筍挖出來,剝了皮,入鍋煮來吃。

腌篤鮮是一道江南菜。每年春筍上市的時節,便饞這一口。腌篤鮮,顧名思義,就是用春筍和鮮、咸五花肉片一起煮的湯。“腌”,是指腌制過的咸肉;“鮮”,就是鮮美的竹筍和新鮮肉類;“篤”,就是用小火燜的意思。

寧波人還會把竹筍用鹽水煮熟,再用炭火烘焙一下,這就成了上海與浙江的傳統烹飪原料——扁尖。

廣西地區的人喜歡腌酸筍吃,在上海隨處可見的桂林米粉和柳州的螺螄粉里常常見到酸筍。

楊柳

樹木的抽青,是初春帶來的消息。這件報春的任務,落到了楊柳身上。

為什么是楊柳,而不是別個呢?竺可楨在《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一文中寫道:“第一,因為楊柳抽青早;第二,因為它分布區域廣,南從五嶺,北至關外,到處都有,它既不怕風沙,也不怕低洼

柳芽可做菜肴,沒過幾日,隨著柳芽迸發的,便是漫天的柳絮兒,搔得鼻子酥癢癢的。這是柳樹的花,又叫柳子,采集來縫到枕頭里做枕芯,據說有安神的功效。

因為柳和“留”同音,柳樹自古被古人染上了一層相思意義。

那修長的柳葉在風中飄揚,有著無形的流暢的氣息,不正是“天機動蕩,活潑潑地毫無滯機”的境界

春分

春分,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天過半為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舊時江南民間多會郊游雅宴。郊游踏青,飲茶賦詩,游園怡情。

春分有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

春分時節,鶯飛草長,辛夷如火,海棠依舊,暖日暄暄,出門俱是看花人。

辛夷

荑有草木嫩芽的意思,所以辛夷顧名思義,便是“具有辛味的草木嫩芽”。辛夷可用來治療鼻炎、鼻塞。

辛夷,第一個含義是指紫玉蘭的花蕾,也被用作中藥名;第二個含義則是指玉蘭中多呈現紫色的品種,即紫玉蘭。

香椿

春天主生發,萬物復蘇,草長鶯飛,植物都長出鮮綠的嫩芽,這時候的嫩芽最有生發之氣,對身體更有益。在江南,人們就紛紛掐起了香椿頭。

香椿頭生在樹上,被稱為“樹上蔬菜”。一到春天就會萌生紅的綠的紋理清晰的芽頭,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香椿頭是一種陽氣很足的食物,在春日煦暖的陽光和雨露滋潤下生長得特別快。嫩芽采摘過一茬后,沒幾天就又萌生出新的一茬,再采摘,再萌發,一個春天下來,可以吃好幾茬。

春分時節的香椿最嫩,這樣一茬一茬地吃,吃到谷雨,香椿芽葉就老了。也可以把香椿葉采下來曬干,當作茶葉泡茶喝,可以補脾陽。有一味中藥叫作“椿白皮”,就是香椿樹的皮,有收澀、去濕熱的功效,熬水后還可以調理皮膚的不適。

清明

清明,古時也叫寒食節、三月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后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是我國唯一一個是節氣的節日。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華。清明時節,桐花始盛開;二候,田鼠化為鴽。田鼠因烈陽之氣漸盛而躲回洞穴,喜愛陽氣的鴽鳥開始出來活動。田鼠化為鴽,意指陰氣潛藏而陽氣漸盛;三候,虹始見。虹為陰陽交會之氣,純陰純陽則無,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則虹見。

桃花

春意漸深,梅、杏、梨、櫻一層一層次第暈染江南的山野,到了三月末四月初上,桃花也掛著胭脂鋪陳起好顏色來。

碧螺春

江南的春茶,龍井重在喝一個“鮮”字,碧螺春則重在一個“香”字。

西湖龍井是蘭花豆香,碧螺春是甜玉米香。倘若是明前好山頭的茶,便呈現幽雅的花香。

碧螺春一般是在清明前春寒料峭時采下來。碧螺春茶湯比較清淡,有一種淡淡的、循序漸進的力量,是比較接近文人情懷的飲品。

碧螺春最好放個把月,不會傷胃。蘇州人喝碧螺春也會吃一些糕點來封味,尤其甜的糕點,可將味蕾封好。品碧螺春,不可牛飲,要細細去啜一下,感受春天樹木給自己傳遞的一種生發之氣。

青團

袁枚在《隨園食單》里描述青團時稱:“搗青草為汁,和粉作團,色如碧玉。”這里的“青草”,各地有差異,因為這種差異,青團也在不同地方形成了不同的口味與口感。浙江南部的青田和溫州,用的是鼠曲草;浙江的寧波、上海、黃山等地,用的是艾草;蘇州人多用的是漿麥草汁。

昆山正儀有一家做青團的老字號,叫“文魁齋”,在當地非常有名氣,制作的青汁是家傳絕技。

谷雨

谷雨,春天的最后一個節氣。意思是“雨生百谷”。《群芳譜》載:“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谷雨之日,“萍始生”,萍水始相逢;二候鳴鳩拂其羽。鳩即布谷鳥,鳴鳩預示著春將結束,此時田野里處處回蕩“種谷”的呼喚;三候戴勝降于桑。“戴勝”又稱雞冠鳥,谷雨五日后落于桑樹,預示蠶將生。

谷雨時節,自此春日漸歸,牡丹花榮,薔薇滿架,紫藤垂絲,浮萍漸生。落紅化泥,綠林成蔭,雨水漸多。雨季一過,一年中綠肥紅瘦的夏季就來了。

牡丹

牡丹,芍藥屬。《本草綱目》說:“牡丹雖結籽而根上生苗,故謂‘牡’,其花紅故謂‘丹’。”

唐代以前沒有“牡丹”一詞,而是把牡丹和芍藥統稱為“芍藥”。又因為牡丹花為木本,所以牡丹又被稱為“木芍藥”。

在唐代,牡丹開始被封為百花之王,它的草本姐妹芍藥則被封為花相。

薔薇

最惦念的賞薔薇的地方,是蘇州的藝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362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77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486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52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00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944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944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08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652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85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16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11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98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0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37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3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70評論 2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