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原諒我的標題黨。
今天看到知乎日報上的一篇文章《他是個曠世奇才,但我更關心他老婆手中的那本食譜》,了解到了一本奇書:《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中國食譜》),以及
一對傳奇夫妻趙元任先生和他的太太楊步偉,甚感有趣。
首先《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顧名思義講的是非常世俗化的事情——中國人怎么做飯菜怎么吃,就這樣一本書居然是胡適作的序、賽珍珠寫的前言,可見作者楊步偉來頭之大,再細細了解,楊步偉原來“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先生的太太。五四運動風起云涌的 1919 年,31 歲的她已在日本女醫學校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在北京開辦森仁醫院,是我國第一代西醫婦產科醫生,第一位女院長。
看看書里面是怎么介紹筷子的:
筷子是如此重要,我必須給予特別說明。筷子在以前被稱為“箸”,有“幫助”的意思,意為“幫你吃東西”,但是因為它和“住”的發音一樣,有“停止”的意思,船夫們很不喜歡,重新取了名“筷子”,“快”而不要停。在廣東話里念 faai-tsi,在美國的中餐館里通常也這么叫筷子。
可是一位醫學博士、女院長緣何要寫這樣一本“世俗有趣”的英文書呢?(書很有趣,人更有意思)
在自序里,楊步偉第一句話就是“我為寫這本書而感到羞恥”,因為“我本來是一個醫生,應該去做手術而不是做飯;第二,這本書并不是我寫的,你知道我只會說一點英語(楊步偉會日語和德語),寫的就更少了,所以我用中文做飯,我女兒如蘭翻譯成英文,我的丈夫幫忙修正英語的錯誤……”據八卦稱,楊大夫在家里極為強勢,從這幾句話其實就可以看出來。終其一生她都為沒有成為懸壺濟世的醫師而感到遺憾。可是,誰能抹殺她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呢?她才不是普通的家庭婦女!
其中緣由可以寫好幾本書了,有興趣的同學自行去了解吧,這位博士小時候還被成為是小三少爺,她還有一本自傳《一個女人的自傳》,豆瓣評分8.7,有機會一定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