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是不愛吃茄子的,總覺得茄子里有股怪味的腥氣,也沒有嘗過茄子的許多種吃法,因而不太愿意吃。
但比起一口不沾的苦瓜來,茄子我倒還能吃幾口。記憶里,茄子永遠是青色的。母親每回燒茄子,都愛切滾刀塊,炒時鍋里多多放油。燒茄子需是多放油方才好吃,等油熱了推入鍋內,加青椒末,蒜末翻炒,淋少許醬油出鍋,這是我母親的做法。這樣炒出來基本保留了茄子的風味。
后來我去贛州上大學,某天在學校食堂打了一份咸魚茄子,本以為味道必定不為我所喜,但因為糧食得來不易還是抱著要吃下去念頭,吃下第一口時我就驚訝極了。原來茄子還可以這樣做,還能有這種風味,簡直太合我的胃口了!
從此我幾乎逢餐必點這道菜,只要學校食堂有這道菜我必點,毫的不夸張說,這道咸魚茄子我整整吃了一個學期。
大四那年,因為吃膩了食堂,偶爾同同學去校門口的瀏陽蒸菜館打牙祭。點一碗茄子豆角,不過七八元。算是偶爾為之的小小奢侈。直到現在我還很愛吃茄子豆角,一直對那個味道念念不忘。
曾經有新聞報道,有個別的黑心老板在飯食里加入罌粟殼,只為多賺回頭客。這新聞剛出來時,嚇了我一跳,我甚至懷疑我吃的茄子豆角也摻了那種東西,不然我何以如此愛吃么?
畢業回家后,很難找的到瀏陽蒸菜館的那種風味了。家這邊或許也有,只是我懶怠特意去找罷了。直到前幾年有幸去南昌培訓,住在江西師大里。老師大食堂竟就有瀏陽蒸菜。我照舊點了這道茄子豆角,細嘗之下覺得味道竟分毫不差。也算是畢業幾年后圓回自己一個小小的念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