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送你一匹馬》讀后感
記得第一次在微博上分享個人書單時,有一位網(wǎng)友在底下評論,問我:“你看了這些書有什么收獲嗎?”
我深思之后是這樣回答的:“它讓我話之所及不是空洞乏味,讓我目之所及不是滿目瘡痍。我學(xué)習(xí)作者看世界的角度,面對困境的態(tài)度,試著慢慢地去總結(jié)一條適合自己的生存法則,如果一定深究收獲的話當(dāng)我們發(fā)現(xiàn)口袋仍舊空空如也時,有些人覺得讀書徒勞無功,有些人卻因收獲到樂趣而沾沾自喜。”
老實說我讀的書并不算多,不過才三、四百本,讓我回答“讀那么多本書有什么收獲”這樣的問題是不夠格的。
2017年我只閱讀了41本書,就有朋友覺得我很棒,然而這樣的閱讀量不過是我兄長的五分之一。去年一整年,我兄長的閱讀量是207本,2016年的時候是180幾本,兄長的閱讀量是逐年遞增,我的是一年不如一年,從92本降到了41本,別人對我的贊揚讓我覺得很慚愧。
為了對得起這樣的贊揚,收起自己的慚愧,在新的一年我會為了百本閱讀計劃好好安排自己的時間,希望來年總結(jié)時,不至于太難看。
對于平時不??磿娜耍雽槐疽槐镜乜聪氯ィ詈玫姆椒ň褪钦业揭粋€榜樣,我的榜樣是家兄,每次看到兄長如饑似渴的看書,我就趕緊放下看劇的手機,拾起書本。
在三毛《送你一匹馬》一書中,有一篇就寫著三毛不分晝夜的閱讀,在她的生活里“時間不能再分給別的經(jīng)營,只為了架上的書越來越多。(《送你一匹馬》)”我的兄長也是如此,他每天都會花大量的時間看書,看完一本寫一篇讀后感,還會發(fā)上一條讀后感微博,希望自己有生之年可以盡快看完家里書架上的幾千冊書籍。
兄長“自然明白看書不能急躁,細細品味最是道理。問題是生而有涯,以百年之身,面對中國的五千年急不急人?更何況中國之外還有那么一個地球和宇宙。(《送你一匹馬》)”
真正愛上讀書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很渺小,因為每一種圖書的分類就是一個世界,每一個作家的作品就是一個王國,我們能夠窺探到的僅僅只有數(shù)里之地罷了。
不要讀了幾本書就急于問自己有沒有收獲,像三毛說的:“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fù)記憶,其實它們?nèi)允菨撛诘?。在氣質(zhì)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dāng)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送你一匹馬》)”
如果沒有看書,我難以想象自己會變成什么樣。
“許多人的一生,所做的其實便是不斷修葺自己的生活,假如我們在修補之外,尚且有機會重新締造自己,生命就更加有趣了。(《送你一匹馬》)”
讀書于我就像是在重新締造自己,它讓我發(fā)現(xiàn)生命中更多有趣的東西,讓我變得更有思想更有意思,讓我在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時,不僅僅只會說:“哇,好美”,還有辦法將美景付諸筆端,變成一篇一篇旅行的永久紀(jì)念品。
圖丨Paco_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