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壹
微信群里吵起來了,你一言我一語,平時不怎么聊天的同學群,霎時炸開了鍋。
起因無非是甲同學在群里轉了《警惕!你買到的紫菜可能是塑料》,乙同學回復了一條“吃飽了撐得”,甲女同學隔了半小時回復了“神經”,恰好甲女同學的愛人丙同學也是我們一個班的,附和了一句“神經”。自此,火藥味已經濃了起來。
乙不依不饒“有病,都TM有病!”
丙不悅“你說誰?”
乙回答“誰有病我說誰。”
丙憤怒“你TM再說一句,看我不抽你!”
炸藥已經引爆,威力不小。一場口角就這樣發生了,不用想,擱在現實生活情境里,絕對是要干上一架的勢頭。
? ? ? 貳
生活中,總有芝麻大的事情引發的矛盾。
雅一點說叫三觀不合,俗點說叫話不投機半句多。多說的那半句,吵到我了。氣性大的,吼你一句:“你丫給我閉嘴!”
脾氣好的,默默把群消息設置“消息免打擾”,任你世界刮風下雨,我獨自看云卷云舒。
話不投機,不接話,也就不了了之。
壞在這社會,人人壓力都很大,工作上受了氣,生活上不如意。獨自回到家,打開手機找點清凈,還有一堆垃圾信息。
遷怒于人,是你我都避免不了會犯的毛病,我們能做的是少犯這種錯誤。
人際溝通,需要包容。包容不是你穿衣喜歡黑色,我也必須穿黑色;而是你穿黑色,容得下我穿紅綠青藍紫。
? ? ? 叁
孔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忽略了后半句,“己所欲者,亦勿施于人”,這樣就完美了。
微信群、QQ群每天都有人分享不同的鏈接。從《飲食做到這幾點,長命百歲》、《這種野菜是個寶,可以人們都扔了》、到《學會這樣理財,讓你家財萬貫》不一而足,內容多為養生、理財、低俗搞笑。
分享這些鏈接的朋友,本質上是出于分享好的事物。但這個世界的復雜就在于,你覺得好的東西,在別人眼里也許是垃圾。
你覺得苦瓜好吃,能講出苦瓜的一百個好處,但若對方覺得苦瓜的苦,單這一點就不應該給他上這道菜。
“苦瓜苦自己,不苦別人。”少時,母親總這樣教導我,隨著閱歷的增長,我慢慢懂得了其中的道理。所謂“都是為你好”,其實也是一種暴力,不是嗎?
? ? ? - END-
作者:武毛先生
往期原創,點擊閱讀:
人可以有多壞?謹以此文紀念那個不應被忘卻的年代
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小王子》丨一本戀愛教科書
全場只要9塊9
中文系|今宵酒醒何處
微信ID:xiaji201607
小賞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