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摩禪師到達中國之后,梁武帝聽到他的名聲,于是就派人專程迎接達摩到金陵去。梁武帝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一生致力于建寺、寫經、度僧、造像等護法方面的事,所以他一見到達摩,就提出問題:“我做了這些事有多少功德?”
???? ? 達摩:“沒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看來雖有,實在沒有。”
???? 梁武帝:“如何是真實功德呢?”
???? 達摩說:“清凈智慧是微妙圓融,本體空寂,無法可得,如是功德,絕對不是世間上有為之法所能求到的。”
???? 梁武帝:“如何是圣人所求的第一義諦呢?”
???? 達摩:“廓然浩蕩,本無圣賢。”
???? 梁武帝:“對朕者誰?”
???? 達摩:“我不認識。”
大意:
???? 梁武帝問達摩:“我建造了很多寺廟,又編輯了很多佛典,弘揚佛法,有沒有功德?”其實梁武帝是想問:“我做了這么多,有多大的功德?”達摩說:“沒有功德。不過是刻意去做的,表面上看的確有,實際上沒有。”
???? 通俗的說,做好事要有不求回報的心態,梁武帝是有目的的做好事,一種求回報的心態,求什么呢,求回報,是沒有功德的。有的人,幫助了一個人,走到哪里都說我幫助了某某人,巴不得“地球上的人都知道。”這種叫做真心實意的幫助嗎?
???? 梁武帝:“那么怎么樣才是真實的功德呢?”達摩:“清凈自然,沒有功利心態的去做好事,并不是刻意的去做,就可以獲得功德的。”梁武帝轉移話題說:“圣人追求的最高道理是什么?”達摩:“空空蕩蕩的,沒有什么圣人不圣人的。”梁武帝:“坐在我的對面是誰?”梁武帝的意思是:“你說沒有圣人,你不就是圣人嗎?,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讓達摩自相矛盾。”達摩:“不認識。”達摩的意思是:“我都不認識自己是不是圣人,哪里來的什么圣人。”達摩覺得梁武帝沒什么發展,資質有限,去洛陽了。
????? 梁武帝把上面問答情況,告知他的國師志公禪師,禪師聽后就大吃一驚,即對陛下說:“達摩大師這個開示實在太好了,他是觀音大士,來中國傳佛心印。”粱武帝聽了志公禪師這么一說,心里感到懊悔,立刻就下了一道命令,派遣許多兵馬,追趕達摩,一定要把達摩大師請回來供養。志公說:“陛下千軍萬馬,喚不回來的。”達摩大師走到江邊,回頭一看,后面有許多兵馬追趕而來,隨手就折了一支蘆葦,丟在江中,腳踏蘆葦渡江,揚長而去。到了洛陽,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禪定。后來古人寫了一付對聯:“一葦渡江何處去,九年面壁待人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