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討厭這種人莫名奇妙、一頭霧水的人情世故。年輕人當中有多少人能懂大人之間那種晦澀又隱暗的欲言又止?明明前一會兒還和諧又溫馨,下一秒就變成了不滿意、不高興?是誰說的農村路也滑,人心也復雜,此時覺得是正解。
1
年前,我去娘家幫忙干活,打掃衛生那天,就想著給點兒錢她們過年,誰知她們不收,體諒我們剛買房,用錢緊張。而后還包了個紅包給小孩,說是買衣服。不想收,但是她們以外公外婆的名義給小孩的也不好拒絕。我也挺感動的,一直在孩子爸跟前提這件事,想著過年回娘家拜年時買幾條老爸喜歡的煙。
誰知,今天回娘家路上,去了兩家超市都沒老爸愛抽的紅雙喜,弟弟解釋說,春節大家都愛買喜氣的,故都缺貨。水果、牛奶大家都強烈拒絕,所以給叔叔、伯伯家買了點東西就駕車回了娘家。
自我2015年結婚以來,就只跟叔叔、伯伯、堂哥、姑姑家親近,所以過年得去拜年。去年的時候,因第一年結婚,去拜訪的時候買了三份相同的禮品送去。那時就覺得應付不來,完全沒了單身時候的瀟灑隨意。今年,同樣買了三份禮,趕到叔叔家時正巧準備吃飯。
每個大年初二,姑姑就會來娘家這邊拜年,正好,到的時候大家已坐在一起和樂融融地吃飯。男人坐一桌,女人各自招呼自己的孩子,在廚房的人與油鹽醬醋打著交道。
正月就是這樣,大家放下平日里的壓抑與壓力,快活得做個好吃好喝的小人兒,有紅包收紅包,沒紅包搶紅包。吃完飯打牌、聊天、玩手機,各種消遣,愜意然然。
2
就是在吃飽喝足后,有人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變的。適時,有人提出了明兩天走親戚的路線,老媽便插口道,明天大家要去我婆家那里玩。當時伯母、叔叔、堂嫂包括姑姑都在的。所以也都說沒問題。孩子爸也就和著老媽的話,請大家明天來做客。以為這樣就算是邀請成功了。
姑姑她們帶著的小孫孫要睡覺便回去自家了。大家轉道去了伯母家喝茶。末了,伯母送我們出門,回頭時看到她殷切又巴巴的眼神,不明所以。這時,老媽囑咐我們把明天去做客的事兒再對伯母說下。心里不免疑惑,剛剛明明當著大家的面邀請過了啊。但,長輩的話總歸是要聽的。又回到伯母跟前,重復剛才的邀請。
伯母聽了,臉上的笑意又明朗起來。畢竟對于年輕人不懂人情事故很無奈卻也多了些包容。而后,又語重心長地說,你姑姑剛才說你們沒喊她去做客,你們再去請下,不然不去哦。畢竟是長輩,不能失了禮數。
我已經能夠想象姑姑不開心又賭氣的狀態了。
但依舊很難理解長輩那種不滿意又不直接說出來的心思。大人的心思真難猜。
3
后來在回婆家的路上,和孩子爸商量去一趟姑姑家,單獨再邀請一次。做小輩的哪里敢那么我行我素。不懂人情事故,那就按大人們交代的那樣去做。到了姑姑家,是嫂子招呼的,姑姑去隔壁玩了。等了好一會兒才回來。回來的她的臉上還能看到些許不滿意的痕跡,就是包括我們邀請她來做客后的態度也是冷冷淡淡。又叫我們趕快回家,有點兒不歡而散的感覺。因為姑姑每次心情還不錯的時候就會目送我們離開,可這次很明顯,她不待見我們。
心里有一陣一陣的煩躁,當你努力去學會按規格來,卻沒能讓她多云轉晴,這種感覺是無奈又心酸的。大人們之間所需要的滿意到底是什么呢,為什么結了婚的我理解不了?
這次的效果并不如意,孩子爸說,明早再去請。我說看情況吧,有時間再去。
年輕人也不是沒有脾氣的,因為你是敬愛的長輩,可以虛心接受批評,接受不滿意,卻沒有那么多精力去周旋。
4
去伯母家的路上,給了姐姐了一個紅包,是給外甥的壓歲錢。盡管外甥一直不在身邊,卻從來不會忘了他,這是我作為一個小姨對他的疼愛。后面的老媽看到了,回過頭問我,我的紅包呢,為什么你不給我紅包?以為開玩笑的我,沒有回答她,只是有點兒臉紅。誰知她一臉鄭重的,耳提面命似的說:
? ? ? ? ? ? ?
? ? ? ? ? ?“去年你就沒包紅包我,今年又不包?給叔叔,伯母她們你都會買東西,怎么自己的父母又不買?”
? ? ? ? ? ? “我們打算買煙的”我此刻才聽出來老媽的不爽、叫囂。
? ? ? ? ? ?“又沒見到你買的煙”。
? ? ? ? ? ?“我們找了好幾家店,沒有貨,沒買到。”
后面還說了幾句,不想聽了,知道她在抱怨我的不懂事,不孝順罷了。
我回到自己住過的房間,心里難過,有點兒委屈,卻不敢掉眼淚,顯得自己小家子氣。坐了會兒,平復了心情就給她們發了個微信紅包 。
以前每次回娘家,都買水果、買酒、奶什么的。買回去結果也只是浪費的份。老爸不喝酒、不喝奶、不愛吃水果,老媽又常年在外。是老爸對我們說什么都不要買,省的浪費。但過節什么的,只要我去了,都會給點兒零花錢老爸。有一次老媽直接提出來說可以買點兒煙,后來我就記住了,跟孩子爸一起去的時候,都帶煙。她說我不給紅包,我都是在年前給了錢的,去年也給了,老媽可能不知道吧。今年給的時候,不是她自己拒絕的嘛。
現在又來指責,讓我覺得費解,為什么她們那么難“伺候”。
如果說禮數,本就覺得很復雜,你們又沒說,我怎么會知道。
真希望,所有的人情禮數可以簡單點兒,不要那么晦澀難懂,欲言又止。
我想每個年輕人都會遇到這種事情,就今天閨蜜也在跟我吐槽因不懂的那些禮數,而被親媽抱怨的事。希望多點兒真誠少點兒套路。多點簡單純粹,少點復雜難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