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將完,坐高鐵返京,望窗外蒼茫景色,忽然想起這就是古代的幽云十六州啊。
隨即做了下檢索,捋了下這段殘唐五代的歷史。
(一)后梁
唐末,公元875年,黃巢在山東起義,殘唐五代就此拉開序幕。
黃巢軍一路勢如破竹,攻陷長安,建立大齊政權,黃巢也過起了皇帝的癮。
黃巢當皇帝后整日和妃嬪宮女鬼混,寵信太監,太監就欺壓手下大將。
朱溫做為黃巢手下得力大將之一,不憤被如此欺壓,又苦無善策,就反了黃巢,投降唐朝(長安雖陷,唐朝未亡,皇帝逃亡在外),唐僖宗賜名朱全忠。
朱溫(他不喜歡朱全忠這個名字)調過頭來打黃巢,居然還打不過已經在敗逃的黃巢,遂向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趕了過來,再次打跑了黃巢。
朱溫擺宴向李克用致謝,酒酣耳熱之余,李克用言語刺激了朱溫。朱溫直接關門火拼,李克用大敗,只身一人帶有限隨從逃了出去。這件事發生在公元884年。
朱溫接著窮追黃巢,逼得黃巢在山東自殺。
隨后朱溫連年征戰,又再次沖入長安皇宮大開殺戒,然后拆了長安城,逼唐昭宗遷都洛陽,又殺了唐昭宗,立唐哀宗,三年后,即公元907年,朱溫逼唐哀宗禪位,唐亡,朱溫自立皇帝,改名朱晃,建國號梁,定都開封。
史稱后梁,殘唐五代開局完成。
觀其作為,朱溫改名朱晃是有道理的,討厭朱全忠的名字也可以理解。
正是朱溫對長安的破壞使長安徹底的喪失了做為帝都的資格。
公元912年,朱溫次子朱友硅將老爸朱溫一刀殺掉,奪了皇帝位。
(二)后唐
李克用,沙陀族人,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賜名李國昌,遂從父姓李。
李克用率領的沙陀軍能征善戰,平龐勛、趕黃巢,屢立戰功,但也曾辱于朱溫、敗于劉仁恭。
李克用一生有不少傳奇故事,公元905年,曾在山西大同與耶律阿保機結為兄弟。
公元908年,李克用病逝。
歐陽修作《伶官傳序》: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這里的晉王就是李克用,梁指朱溫,燕王指劉仁恭,契丹即耶律阿保機,莊宗指李克用之子李存勖。
受了遺命的李存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一路打打殺殺,滅了劉仁恭,于公元923年稱帝,自認為是大唐的合法繼承者,仍用國號唐,史稱后唐。
同年,李存勖奇襲開封,后梁皇帝朱友貞自殺,后梁正式滅王。然后又打敗了耶律阿保機,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也在后來投靠了李存勖。
李存勖功成名就,仿佛不敗神話。
李克用兒子眾多,李存勖是其中之一;義子也很多,其中有一義子叫李嗣源,李嗣源有女婿叫石敬瑭。
石敬瑭蠱惑岳父李嗣源反了岳伯父李存勖,李嗣源自立為帝了。
李嗣源死后,其子李從厚繼位;李嗣源義子李從珂有樣學樣,也造反了,奪了皇帝位。
奪了皇帝位的李從珂不放心姐夫石敬瑭,準備收拾他。
于是石敬瑭又反了。
(三)后晉
從前文可以看出,石敬瑭從來不老實。
一看小舅子要拿自己開刀,石敬瑭反了,但石敬瑭不打無把握之仗。
石敬瑭立即向契丹求救,許諾割讓幽云十六州,并有意認耶律阿保機的次子耶律德光為父。
石敬瑭部將劉知遠認為條件太屈辱,建議稱臣即可,不必父事之,更不可割讓國土,但石敬瑭一意孤行。
公元936年,在契丹耶律德光的支持下,石敬瑭稱帝,國號晉,史稱后晉。
同年,石敬瑭攻入洛陽,后唐亡。
公元938年,石敬瑭如約將幽云十六州割于契丹,并正式認耶律德光為父。
石敬瑭生于892年,耶律德光生于902年,當其時,石敬瑭47歲,耶律德光37歲。
公元942年,石敬瑭于屈辱中死亡,其子石重貴即位。
石重貴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他向耶律德光稱孫子,但就是不稱臣。
這讓耶律德光哭笑不得,決定出手滅之。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第三次南下,石重貴不敵投降,后晉滅亡。
(四)后漢
耶律德光攻入開封,大多數后晉僚屬上表稱臣,除了劉知遠。
耶律德光決定先禮后兵,收拾劉知遠。
當爹當習慣了的耶律德光居然搞笑的給劉知遠寫了一封信,以兒子稱呼對方。
劉知遠理都不理,耶律德光于947年正月入開封,劉知遠于947年2月就在太原稱帝,建漢政權,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后漢。
耶律德光于947年2月改契丹國號為遼,并決定發兵收拾劉知遠。但此時遼軍已是長線作戰,并因打草谷激起了開封周邊的民、兵、軍共憤,陷入戰爭漩渦。
耶律德光無暇顧及劉知遠,且戰且走,退出河南,于947年5月死于河北,屬下將它腌成咸肉帶回草原安葬。
公元948年,劉知遠采取郭威建議南下,取開封建都。
隨后劉知遠病危,托孤于郭威等四大臣。劉知遠死后,其子劉承祐即位。
劉承祐即位后不憤受制于托孤大臣,派刺客刺殺郭威。
沒想到刺客沒殺成郭威,反被郭威知悉。
于是郭威反了。
(五)后周
公元950年,郭威發兵攻入開封,劉承祐于逃跑中被殺,郭威立李太后臨朝聽政。
隨后,郭威謊稱契丹入侵,帶兵至澶州,士兵扯一面黃旗披于郭威身上,郭威返回開封,于公元951年正式稱帝,定國號周,史稱后周。
公元954年,郭威病重,傳位于侄子兼義子柴榮。公元959年,柴榮于開封病危,升趙匡胤為殿前都檢點,隨后柴榮病逝,傳位于兒子柴宗訓。
趙匡胤原為郭威手下大將,看到郭威當年欺負孤兒寡母,這時有樣學樣,又欺負了回去,在公元960年,謊報軍情,于陳橋披上了黃袍(他畢竟有了經驗,不像郭前輩那么草率直接扯面黃旗),建國號為宋,定都開封,史稱宋朝。
從公元907年朱溫廢唐哀宗建后梁起,923年李存勖建后唐,936年石敬瑭建后晉,947年劉知遠建后漢,951年郭威建后周,至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共53年,走馬燈似的換了14個皇帝:后梁太祖、郢王、后梁末帝、后唐莊宗、明宗、閔帝、末帝、后晉高祖、出帝、后漢高祖、隱帝、后周太祖、世宗、后周恭帝,外加客串皇帝遼太宗耶律德光。
(六)后來
趙匡胤出生于公元927年,為后唐時代,他父親趙弘殷在皇帝手下當差。后晉滅了后唐,他父親依舊在后晉的皇帝手下當差。此后,城頭變幻大王旗,但趙弘殷傳奇般的始終在不同的皇帝手下當差,且官竟然有越當越大趨勢。
11歲的趙匡胤不曾想到,石敬瑭一個決定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麻煩,且成了他子子孫孫都搞不定的任務。
石敬瑭獻了幽云十六州,從此中原大地失去了北方屏障,再也無險可守。
幽云十六州(也稱燕云十六州)指的是:幽州(今北京)、順州(今北京順義)、儒州(今北京延慶)、檀州(今北京密云)、薊州(今天津薊縣)、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縣)、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東西約六百公里,南北約二百公里,面積約十二萬平方公里!
趙宋沒有了幽云十六州,始終是個弱宋,日日夜夜暴露于草原鐵騎的彎刀之下。
耶律德光雖于947年死于河北,但契丹憑借著幽云十六州在手,一馬平川直到開封,一直對趙宋保持著壓迫之勢。
此后,遼將中國的北京設為遼國的南京,徐圖進取南面的趙宋。
趙宋不堪受壓,聯合女真滅了遼國。但是前門驅虎后門入狼,女真壓迫趙宋更厲害,并虜走了徽欽二帝,逼的趙宋遷都臨安。金(女真)一路南下,將開封做了金首都。
趙宋并沒有吸取教訓,又聯合蒙古滅了金,然后蒙古從重慶沿江南下,公元1279年,崖山之戰,趙宋亡了。
也許趙匡胤無法預見到,宋朝滅亡的種子就埋在他11歲那年石敬瑭的那個賣國決定中。
(七)認真的石敬瑭
當石敬瑭向耶律德光求救,并將父事之時,劉知遠曾勸阻。
但石敬瑭是認真的。
石敬瑭是李嗣源女婿,李嗣源是李克用義子,李克用與耶律阿保機結為兄弟,耶律德光是耶律阿保機次子,算起輩份來,石敬瑭果然矮了耶律德光一輩,雖然年長10歲,但認這個爹也并不吃虧多少,何況認了干爹就有皇帝坐,何樂而不為之。
認賊作父,石敬瑭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后漢亡后,劉知遠弟弟劉崇據河東十二州稱帝,建北漢政權,結遼為援,奉遼皇帝為叔皇帝。劉崇死后,其子劉承鈞繼位,奉遼帝為父皇帝。這輩份亂的。
石敬瑭當了皇帝后,在契丹的重壓之下,過的很屈辱,最后差不多是抑郁而死的。他的認真遺傳給了兒子石重貴,說什么也要給耶律德光當孫子,但堅決不稱臣。
石敬瑭死后背負了很多罵名,例如兒皇帝、千古罪人、恥辱皇帝、漢奸、自己給自己戴綠帽等等。
但其實漢奸這個罵名是落不到石敬瑭頭上的。
因為石敬瑭壓根就不是漢族人,他是沙陀族人。五代中,從李克用開始,后唐李存勖、后晉石敬瑭、后漢劉知遠等都是沙陀族人。
看過電視劇《神探狄仁杰》及徐克《狄仁杰》系列電影的都會對沙陀人印像深刻。
公元8世紀時,中國喪失了西域(新疆及中亞東部)之后,沙陀人從蒲類縣歸附了吐蕃,做了侵略中國的先鋒部隊,沙陀人雖能征善戰,但和吐蕃人關系不和,或者說吐蕃人怕了他們,準備收拾沙陀人。
公元9世紀時剛開始,沙陀人提前知道消息就先同吐蕃動了刀,然后投降中原政府,唐朝把他們安置在寧夏,從此他們為漢族效力,主要工作為幫助唐王朝消滅國內叛亂。
當公元875年黃巢起義時,沙陀人的首領叫李克用,也正是他領著沙陀兵把黃巢趕的東逃西竄。
(八)感慨
高鐵過河北入北京,想起腳下大地就是古時的幽云十六州,理所當然不可不戒的想起了這些陳年往事,不由得一陣唏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