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HEPING 文:OUNZ
從倫敦的巴士上觀察和拍攝倫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你好像在看一幅倫敦的“清明上河圖”,馬路兩邊一組一組的人物群像,似乎正構成分別不同的故事。
那些在巴士站候車的人,可能只是在焦急地等待下一趟車的到來,但你從他們臉上讀到的故事,甚至會產生為這些人寫一篇小說的沖動。
這時的倫敦人,不像他們在其他地方那樣,必須呈現在某種特定場合所需要的模樣和狀態,看上去沒有任何矯飾,更為真實。
這時的建筑物,即便是有名的歷史建筑,看上去也比平常親近。
你會忽然覺得,倫敦這個世界大都市和你的生活是如此地接近。
我們有時坐在紅色的雙層巴士上層的前座,此時巴士向前開,眼前一片開闊,是觀察倫敦街景的最好位置。
有時我們坐在上層靠路邊一側的座位,在這里則可以觀察在車站候車和馬路上的行人。
如果坐在底層的座位,從這里向外看出去,可以得到平視的拍攝角度。
我們不時轉換巴士,為的是穿過城市不同的街道。
行色匆匆,所有人都在運動之中。大多數時候,沒有人注意到你在拍攝。
當然,巴士總是在移動,你只能抓住某個瞬間去拍攝,但每秒鐘都可能有故事發生,這正是在巴士上拍攝的魅力。
我們從Harrow上車,開始這趟攝影之旅。
早上趕著上班的人們。
手機和老電話亭,一個時代和另一個時代的對話。
在倫敦坐這種老款的黑色出租車,就像進入大英帝國的電影場景。
倫敦的車左上右下,和國內相反,過馬路先把頭扭對方向。
地鐵出口,有一溜電話亭。
這是幾組不同的人物故事,想必各有各的精彩。
在酒館門口這么坐著,怎么看也不像紳士。
白廳一帶有唐寧街等要地,警察列隊同崗。
倫敦的老建筑,就這么一點一點地保護起來。
看到遠處的“倫敦眼”了吧?其實老派的倫敦人不怎么喜歡這玩兒。
街頭有不少“私人定制”的百年老店,雖然這家不是。
有人行色匆匆,有人靜靜等待。
維多利亞車站。
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
焦慮的候車一族。
這個餐館的名字很直白,就叫“吃”。
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