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九兒
前幾天聽了一場新生辯論賽,“人生中拿得起更難/人生中放得下更難”。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辯論的本身并不在于分個勝負,所以結果如何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我們學會思考。
那么,現在一起來可以思考一下,“拿得起”意味著什么?“放得下”又意味著什么?
艱巨的任務擺在面前,“拿得起”意味著責任和使命,意味著排除萬難達到目的,意味著前路坎坷、磨難重重。
拿起之后,肩上的擔子會更重,壓得你喘不過氣來;腳下的路也會蔓延出荊棘,令你無力前行。
國民還有一種“奇葩”的理論——“我弱我有理,你強你活該”,你既然能夠肩負起這件事情,那你就把這件事情全部做完好了——這種理論真是顯得“素質十足”!
“誰讓你是xxx(領導)呢!你不做誰做?”
甚至有酸意十足的冷嘲熱諷,“人家多厲害呀,能夠挑起這種大梁,那多做點事情也是應該的嘛!”
不要覺得,怎么可能有這種人,naive!林子大了,總能讓你長見識的。
所以說,拿得起一件事,不僅需要面對來自客觀世界的壓迫和磨難,還有各種不善的主觀因素,也正是因為這樣,多少人栽在了這里,“拿得起”之后選擇了扔下——畢竟,“堅持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很輕松。”
“拿得起”很難,真的很難,但還是希望,你我都能排除萬難,拿起自己應該拿起的責任,并且堅持下去,不要輕言放棄。
關于“放得下”,先來做一個辨析吧。“放下”和“放棄”一樣嗎?
如果你覺得兩者沒什么區別,那可能“放得下”真的不難——畢竟“放棄”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了。
但是,我們常常理解的“放棄”,是行動上的,而“放下”,則是心理上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想減肥10斤,跑步、鍛煉了兩天就堅持不下去了,這就叫“放棄”;可是看看別人身材那么好,你還是會羨慕,那么,這就是“放不下”。
提起“放得下”,想到最多的無非兩方面——名利和感情。
放不下名利的人,容易頑固不化;放不下感情的人,容易為情所困。如此偏激下去,難免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人能夠輕易放下過往呢?
仰慕已久的學府、打拼了半輩子的名利、相處了數年的感情……能夠輕易放下的話,世上也就沒有那么多抑郁不得志的文人騷客了,也就沒有那么多守財奴、癡心漢了。
所以也就有這么一句話來寬慰人,“拿得起就要放得下”,放下過去的事情,才能有更廣闊的未來——不過,也僅僅是寬慰罷了。
“放得下”也很難,輕易不能做到,但是,也仍是可以做到的。愿你我能夠在合適的時機放下心頭的執念,同時讓自己不留遺憾。
愿你拿得起也放得下
笑也開懷哭也痛快
拿起就為之堅持,用心珍惜
放下就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可是經歷了生活的我們,多像一塊塊的滾刀肉,既不敢于果斷拿起,又不甘心輕易放下。
想要拿得起,那就勇敢點
縱千斤重擔,吾往矣
想要放得下,那就豁達點
雖留有殘缺,余心安
Ps
關于“放得下”,還是有很多想說的話。
總有很多人把“放棄”當作“放下”
可是不曾努力過,放棄了只能給自己留有遺憾
個人淺見
最好的“放下”是拼盡全力
即使拼盡全力之后仍是達不到自己的目標
也能對自己,我不后悔
盡力了,達不到,自然而然也就放下了
拼盡全力而不偏激
拿得起也能放得下
這才是人生最美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