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視人艱難時世的內心獨白

大學畢業的時候,回到家鄉小城的電視臺,我見證了電視這一今天看來傳統那時代表最新技術的媒體最后的輝煌。上學時老師已經在講:廣播的掙扎!即將步入電視臺的我們昨天還在竊喜,今天,報刊、廣播、電視已經一同掙扎,我們的工作單位也從局臺合并到廣電合一,據說很快還要深化改革。我們這種地級市的電視臺,之前收入來源除了部分撥款,很大一部分來自醫藥廣告,充分體現了媒體的道德底線,盡管私下里叫那些廣告主是藥販子,但是,電視臺面對這些金主的態度,慢慢也從頤指氣使到客客氣氣,人生角色的轉換之快,叫人猝不及防。

生活經常會這樣打你個措手不及,有時候用的是直拳,一招命中已經鼻血橫流;比如斷了財路的藥販子,瞬間收入銳減。有時候用的是太極,綿綿的見招拆招,不覺已經陳腰潘鬢消磨;比如我們的工作。曾經上個電視好大個事情,如今正面宣傳也會遭遇推脫。現在,在攝像機面前特別配合的大約就剩下機關干部和小區里廣場上退休的大爺大媽,哦,還有特殊時期的部隊和學校,官兵和師生。

這時候的人生,濃縮成大個的雞肋,無非除了工資、醫保、社保還有一點什么用處也沒有的面子,問題是,沒有里子要面子何用?我自己都早已經不看電視!我們會有什么樣的明天呢?

世事從來無常,這些年更是變化快。變化到很多職業迅速瀕危。昨天,一個無人機機長證書造價3萬元,今天,發現小巨蛋完全不要什么培訓,以至于旅行曬自拍已經沒什么意思,要曬航拍啊!科技進步神速,翻手為云覆手為雨。那些曾經的一招鮮,被取代的時間越來越短。人工智能的蘇醒如果到來,我們都要陷入長眠?!

還是像北京折疊一樣,接住由高層扔下來的茍延殘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