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武漢黃陂,
村里好些青壯年還沒回城,
都在等著“僵獅子”的登場,
集體開啟最神秘的玄幻狂歡。
黃四是武漢城里的一名水泥匠,
來自黃陂的潘黃村。
找他裝修的屋主都夸他手藝好,
但幾乎沒有一個城里人知道,
黃四還有另一重身份:
能通天的“將軍”。
春節前他還在趕工的時候,
就接到村里打來的電話,
催他回老家玩“僵獅子”。
“僵獅子”是黃陂話,
意思是被僵住的舞獅子,
在黃陂和孝感一帶流行了幾百年。
這種舞獅又叫“將軍獅子”,
舞獅子的人稱作“將軍”或“馬腳”。
正月十三,龍燈集結,道士開光,
全村的鑼鼓都敲響,鞭炮成堆成堆燃放。
黃四纏著紅頭巾,趴在香案上,
整張臉湊到燃燒的檀香木前,
祈求忠孝仁勇的將軍降臨。
幾分鐘后,只見他猛然立起,
四肢劇烈抖動,口中念念有詞,
自稱趙子龍趙將軍附體。
黃四被“僵”住了,
證明他是有緣人。
彷如叱咤天人世界的“將軍”。
一舉手一投足,
牽動全村老幼的呼吸。
一吆喝一吶喊,
決定喧天鑼鼓的節奏。
一年到頭打工在外,
對客戶點頭,對老板哈腰,
只有在這個時刻,
完全沉浸于超凡的境界里,
如神如仙,如夢如幻。
正月十五,僵獅子進入高潮。
黃陂人講究“月半大于年”,
可以不回家過正月初一,
但必須回去過元宵節。
過節就是為了看僵獅子,
生活在全國各地的黃陂人,
在元宵節前紛紛趕回來,
村子往往堵得水泄不通。
僵獅子白天在村里空地玩,
夜晚按照特定的路線,
挨家挨戶串門吃香案。
僵獅子舞到哪里,
煙花爆竹就放到哪里。
這時候“喊彩人”會緊隨獅子,
即興唱誦,祈福驅病。
他們到生意人家,
喊“恭喜發財、財源廣進”;
到有孩子讀書的家庭,
喊“讀書成才、來年高中”。
從村頭到村尾祈福消災,
從白天一直玩到半夜。
每個馬腳的登場時間不能太久,
隔一倆小時,馬腳就要回到人間。
黃四狂舞一陣獅子,猛然后仰,
四五個壯丁立即接住。
村中老人用手為其抹臉,
呼喊他的名字,念著“醒來、醒來”。
馬腳一陣抖擻,清醒開眼,
猶如半夜夢里被喚醒,
方覺冷熱疼痛。
圍繞“僵獅子”的傳說層出不窮。
據說,有老人喂“僵獅子”喝水,
馬腳將瓷碗嘎吱嘎吱嚼碎,
還能“嗦”一下吃下火光紅紅的蠟燭。
據說,被僵的馬腳不怕鞭炮,
一堆鞭炮纏身上噼里啪啦燃放,
依然面不改色。
據說,有馬腳把四個指頭寬的木棍折斷,
力氣大得要三四個壯丁才抱得住。
有馬腳形容被僵的狀態,
面對人們的好奇,
黃四自己也解釋不清,
只能訴諸“心誠則靈”的套路:
“這個社會真真假假,
你信就真,不信就假。”
但是,有的人是套路不得的,
例如,自己媳婦。
這些徹夜神武的馬腳,
醒來后才發現滿口鮮血,滿身傷痕,
回到家少不了挨媳婦的罵:
“你流了那多血,曉不曉得痛啊?”
“大過年玩獅子,玩得連命都不要!”
黃四知道媳婦擔心自己的安危,
每次都答應卸甲不當“將軍”,
但第二年卻抵不住村中父老的勸說。
因為舞“僵獅子”有講究,
如果村里決定舞,就要連續舞三年,
中間不允許停頓,停了就不吉利了。
當馬腳的人,不是一個人逞威風,
而是代表全村老少,
僵獅子的來源,百年來眾說紛紜。
有說這種習俗來自唐朝玄武門事變,
有說受鼓吹巫術的義和團影響,
也有說是當地祭祀和湘西苗家文化的融合。
黃陂人里做手藝和小生意的人比較多,
他們奔走各地,包容開放,
匯聚長江流域的馬燈和苗家舞龍,
逐漸發展出獨特的“僵獅子”。
元宵節過后,
紙扎的獅子頭和寫滿村民愿望的紅布,
一并被投入火中燒掉,讓獅神升天。
第二天,黃四又開始踏上打工的征程,
繼續兢兢業業地和水泥刷墻,
僵獅子靜靜躺著,等待來年的喚醒。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