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同事們乘車三個多小時來到了鄉下,大家一路上歡歌笑語,興致頗高,一點都不感到無聊。平日里大家嚴肅認真地工作,出來玩時候都放開了,唱啊、跳的,開心極了。
天氣真好,藍藍的天、薄薄的霧、青青的山、木屋瓦房、桔子蔬菜、雞鴨成群、清風流水,來到這片美麗的世外桃源,一切都是美不勝收。山里清新的空氣、美麗的景色讓大家敞開心扉擁抱大自然。
吃完飯我就到院子后面爬山,這片山里種的全是竹子,一個人走在竹林子里聽著微風輕輕吹起竹葉的聲音。地上鋪滿了落下的竹葉,我踩在上面也發出了“吱吱呀呀”的聲音。想起蘇軾在雨中的竹林穿行寫下的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頓感豪氣干云。
山林頗為陡峭,我沿著羊腸小道、攀著一根根竹子向上爬著。越往上爬就越有勁兒,山林外面陽光燦爛,而在竹林里面卻是涼風習習,即使爬得氣喘吁吁,還不覺得熱。
在半山腰的時候看見一位老婆婆在下面林子里面拾柴,感覺有六七十歲了,還在不停地勞作。農村里的人很多都是活一輩子、干一輩子,一生都不停歇。看似好辛苦,實則既鍛煉了身體,又讓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樂趣。連陶淵明都要辭去官職,回家務農。也才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流傳千古的詩句。
終于爬到了山頂,站在了紅旗旁邊,此刻心里便有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嘆。只不過,再望望四周,不管哪個方向都只有下坡路了,心中還是有一些遺憾。我們的前半生背起行囊、負重前行,不斷地向上爬,但是,后半生卻只能往下走了。即使還有遠大的抱負、理想,卻往往有心無力。身體素質的下降、精力體力的不濟、家人朋友的生離死別,這一切都讓人不得不走下坡路。我們爬上山的時候很慢很慢,而走下坡路的時候卻越來越快。
在山林里走了一會兒感覺神清氣爽,山里的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慢騰騰的生活、裊裊升起的炊煙、瓦屋梁上掛的一串串金黃的玉米,讓我仿佛回到了孩童時代,那時的一切都很慢、生活很單純、日子很簡單。沒有現在這么多的煩惱和壓力,沒有現在如此多的欲望和沖動,那時的我們總是無憂無慮,活得那么自我和單純。
下山了,我們坐在農家的場壩里悠閑地曬著太陽。太陽真好,不溫不火,坐著曬著就可以悄然進入夢鄉,這里的許多人家的男人們都上山勞作去了,留下來的女人們操持這個“農家樂”。她們自己釀造包谷酒,用刺梨、石榴、楊梅、糯米等各自泡酒,味道還挺純的。還養了豬和雞等,種了各種蔬菜,所有的食材都是來源于本土,純天然、無污染。
在喧囂的城市里待久了,也真的需要到鄉下去感受一下安靜、平和的生活,去回溫一下我們從前日子里的快樂。讓我們的時光慢一點、再慢一點,讓我們能夠靜靜地感受山里的空氣、風景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