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好,我是一名復讀生,與其它復讀生不同的是我已是二次復讀,與二次復讀生不同的是,我的成績并不好。但我真的不想放棄!記得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為追求了錯誤的東西。
此后,我不時地想著,我是不是追求了錯誤的東西?如果一個成績差的人想考大學真的是追求了錯誤的東西,那萬千考生中差生就不該讀書了嗎?我得承認我以前從沒想讀書的終極目的,后來發生了一些事情,我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包括學業,包括脾氣,我也確實沒什么天份,第二次高考以失敗告終,別人用了三年磨出來的功夫,我又憑什么一年多就想有所成,我想這是我唯一能給自己找的借口,然后哭天搶地非要來復讀。自己選擇的路,本該無悔,是啊,如果沒有承受失敗的準備和心理,哪里有資格去選擇,可我還是這擇了,偏執吧,因為如果我不這么做,我想我會后悔一輩子!雖然人的一輩子肯定是有遺憾的,但我不想是在這里!年少也許怎樣都不能體會成人的無奈!是啦,既然如此,那就不想其它奮力去追吧,反正無路可退,可是當現實一次次地襲來,當我面對一個比一個更倔強的知識點,一回比一回更憂桑的成績單,我再沒有任何借口可以支撐自己了!
不過說到痛苦嘛,倒也不至于,只是當自己的努力無法消除關于未來的不確定,一切都顯得那么焦慮,命運是個頑固的小孩。也許真的是當局者太過懵懂,過來人又太過健忘。其實道理我都懂,可是明白了并不能代表什么,熱血沸騰的持久力是那么的不際,我好像沒辦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很努力的去背單詞,去聽講,去刷題,可怎么也不及我前面那個天天打游戲的同學(也許是能力錯覺吧),我也多次反醒,到底問題出在哪,到底應該怎樣去學習,我愿用盡一切心力去鉆研,我也想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家長眼中的好孩子,無果!
我第一次是在果殼網里看到池塘之底的文章,雖然看的不多,但我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你們的認真,你們的智慧!那是我所向往的,記得曾經看到一本書里一個囚犯對警察說,雖然我馬上就要被關進監獄里,但也許有一天,我會和你一樣。我,有一個夢想,一個離自己很遙遠的夢想,我想當一名心理醫生,用語言和智慧為人們排憂解難,緬勵更多的人去陽光積極地擁抱生活,去實現更大的價值!我相信我再不堪,也總能為夢想做一些事件!求助編者為我的生活指一盞明燈!感謝!
殘酷的高考終于告訴我們,你們這些渣渣,才屁都不是。
高考結束后,宿舍里空空蕩蕩,一片狼藉。那個時候的我終于發現,如果不上大學,我實在是沒有地方可去。
在接下來的一年里,十八子(或者叫他老李也行)和我都回到學校復讀。
但達哥沒有選擇復讀,他去武漢讀了一所民辦大學。當我們談到要復讀的時候,他一臉對高考的厭惡。
其實一直以來,我對考試也是充滿了怨念。因為我實在在其中感受到了太多非正面的東西。而其中最嚴重的,我想就是對自信的摧殘。
以上的段落,選自于池塘之底前些日子推送的文章《如塑料袋般飛舞的生活》。
在那一系列文章中,我回憶了中學時的幾位同學:達哥、十八子,阿福,麥克、鴻鵠……如果你看了那一系列文章,你應該知道那個時候我們的處境,以及我們不同選擇后的不同結果。
我不知道你的家境,也不知道你們學校的情況。但就我們而言,簡單概括則基本如此:后來上過大學的,整體的境遇,要強過那些沒有上過大學的同學。
一直記得那一年的高考,全班除了刻苦得要命的阿福補錄進了一所三流大學的預科外,再沒有任何人與大學有緣。
高考過后,不少的我們都在現實的打擊下開始慢慢醒來。就在那個暑假里,我終于下定決定改變學習態度,開始一點點面對自己學科上的不足,開始面對我一直無法面對的英語,然后從初二的課本開始——我們初一開始學英語——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死記硬背,讀不出也聽不大懂,不過那時候的高考也不考聽力和口語。那段時間里,我只要一合眼,眼前飄的全是一個個字母……
我也一直記得那年的英語高考,雖然我連題目都看不懂,但我依然填滿了試卷上的每一個空格,作文也堅持寫到了最后一行。只是后來出來的成績,是51分。
“此后,我不時地想著,我是不是追求了錯誤的東西?如果一個成績差的人想考大學真的是追求了錯誤的東西……”
這是你來信中的話語。是啊,復讀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很多很多的遭遇,遠遠不會像假期里鼓起勇氣下決心時所想的那么簡單。無論當時的你抱有怎樣的決心和準備,后來的一次又一次的考試,仍然會給你一次又一次的打擊,然后,你痛苦,惱怒,沮喪,甚至會想:當時復讀的決定,是不是個錯誤?
記得高考后的那個暑假,我幾乎沒出過門,在家里背了整整兩個月的單詞。復讀的第一個月里,我也幾乎將我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英語上。
只是復讀后的第一次英語考試,我仍然只考了50分。
失望、痛苦、憤怒……更難受的,是自我懷疑,是“我這樣成績差的人怎么可能會考上大學”的想法,是開始思考:“我是不是追求了錯誤的東西?”
是啊,在很多選擇上,我們都可能會選錯。沒人能保證我們下定決心去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對的,就一定會收到好的結果。
但現在的我開始慢慢以為:很多選擇,你難言對錯。有的時候,如果你足夠堅持,所謂錯的決定,也可能會有對的那一天。
如果上大學是錯誤的追求,那么我也要繼續錯下去!
于是,在一系列連續不斷的打擊下,我的英語成績終于開始有了起色,第二次60,第三次70,然后又是60……
然后,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擬考試中,我的英語成績,終于第一次考過了110分。
我一直記得那一次拿到試卷的情景。當時我們的試卷是從第一排傳下來的,坐在最后一排的我,發現前面每一個傳試卷的人都會刻意看我一眼——全班同學都知道,我偏科厲害,英語很差……
第一次,我領略了“刮目相看”這個詞語的含義。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終于確信當初復讀的決定是如何地明智,而堅持不放棄,是真的會帶來收獲的。
那年高考,我們學校也喜獲豐收,全校文科考上了21個本科,我排名14——但即便如此,我也只是勉強考上湖北的一所二流大學。
這個結果對我而言,已經是非常完美的結局,全校的文科生,也就一個考上了一本。
寫到這里,或許在你看來是我的炫耀。因為很明顯,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報,并不是所有的復讀生,到后來都考上了大學。當年我們復讀班里,沒考上的仍然是大多數。這其中,包括我的朋友十八子,甚至也包括我的另一位朋友——山哥。
在復讀班里,我的基礎并不能算太差,除去英語,其他學科都還算不錯。朋友當中,也有幾位選擇了復讀。而其中基礎最差的,大概是山哥。他第一年的高考成績,離那一年的??凭€,都有遙遠的一百多分的距離。(當然,那是因為在湖北,那年我們和北京用同樣的試卷,我們的成績在北京都能上大學。)
我想,因為基礎的原因,復讀的那一年里他所受到過的打擊,一定要遠遠大過我,甚至要大過班級里的大多數。有的時候半夜醒來,會看到寢室角落里的燭光——那個時候的他,比我們還要刻苦。
天道酬勤,高考后成績下來,他是所有復讀生中進步最大的一位,足足比前一年的高考多考了一百多分。
只是即便如此,他依然名落孫山,不幸的他,恰恰比那年的??凭€低了一分。
在我們看來,這是上天對他的捉弄。
但他卻并不沮喪——至少沒顯得沮喪,他說他早就做好繼續復讀的準備,他說:“既然我能夠在一年內提升一百多分,那么明年說不定能考清華北大呢。”
清華北大當然只是玩笑,畢竟湖北不是北京。但當時的我堅信的是:他明年一定能夠考上大學,就好象堅信太陽明天仍然會從東邊升起一樣。
不過,他上大學并沒有等到第二年。因為離分數線只差一分,他很幸運地被西北的一所偏僻高校的冷門專業補錄。
是啊,在那個時候,在我們那塊被大山封閉的地方,能讀大學已是萬分不易,至于學校,至于專業,我們并不認為重要。
復讀高考過后,宿舍里仍然是一片狼藉。能上大學的,仍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我的那些同學,相當比例的都出外打工。其中包括讀完了中專的我的堂兄,整個高中都自己掙學費和生活費的W,初中老是考全校第一最后也上了大學但卻又沒去讀的另一個W……還有好多的W,X,L,從此之后,他們散落在各處,也慢慢消散在我的記憶里。
甚至到后來,我與山哥也在不知不覺間,失去了聯系。
幾年前,我在老家偶遇山哥。我們互相歡喜,然后聊天:聊這些年的經歷,聊這些年的改變。
“華師有一個博士后站,本來要我過去的,但沒辦法解決老婆工作,所以只好留在這邊?!币黄鸷炔璧臅r候,他說,“還是家庭最重要嘛?!?/p>
復讀時候的我們絕不會想到,我們中基礎最差的山哥,到后來成了最喜歡讀書的那一個。兩年??飘厴I后,他參加工作,然后考研,然后讀博,三十出頭的年齡,已經是重慶一所大學的副教授。
時至今日,我仍然覺得選擇是一個奇妙的事情。不同的選擇,的確往往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但同時,我也覺得選擇從來不是一件確定的事情,并不是說向左走就一定會給你帶來幸福,而向右走就一定會將你帶入歧途。很多選擇所帶來的結局,其實是漫長的一系列時間里,你所有行動的結果。
所以,別在想著你是否追求了錯誤的東西。你應該考慮的是,你為了你的目標,付出了哪些行動,做出了哪些努力。
更何況,當下已是三月將近,高考即將來臨。既然你已經做出了選擇,既然你已經下了決定,那么至少在高考到來之前的時間內,一定要竭盡全力。
然后,努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