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篇文章“那些消失的的留學生們”,讀到結尾的時候我淚如雨下。那些某一天突然音訊全無的留學生們,一小部分可能再也不會出現了,還有一部分會在多年后以一個全新的姿態出現,而這些人是幸運兒。
如果五年前你問我會不會得抑郁癥?我會翻一個白眼,然后告訴你腦子進水了吧。如果沒有經歷那一段,可能我也不會知道地獄和人間只有一線之隔。
我在留學最初的一年里進入了人生第一個低谷——語言考試失敗。可能很多人會說,考不過再考一次就好了,可是對于一個大齡留學生來說,一方面是時間緊迫,一方面是錢。我已經不再年輕了,每一天都彌足珍貴,我無法坦然地花著父母的血汗錢,而什么都不做。當時前所未有的壓力每天壓得我喘不過氣,就這樣熬了兩個月,第二次考試我連報名都沒報上。當時整個人處于崩潰的邊緣,現在看來可能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對于從小到大順風順水的我來說,幾乎遭受毀滅性打擊,甚至讓我一度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我可以接受自己不努力不成功,但我無法接受自己很努力卻失敗了。
我開始害怕出門,拒絕社交,自我否定,每天過得像行尸走肉,臉上長腫塊,又紅又癢,從鏡子里看整個臉有些變形。一周只出一次門,去超市采購食物,一個夏天我把自己封閉在小房子里。我什么都在想,想學習,想未來,想亂七八糟的事,又什么都不想,這些事好像跟我什么關系都沒有。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是體會不到抑郁者的感受,那種仿佛把一切隔絕在身外,目光所及之處都是灰色的,感受不到任何東西,什么都不想要,但求一死。
我媽鼓勵我再次參加考試,那年年底我報了巨貴的考前補習班,每天兩點一線,忙得跟條狗一樣,到了晚上卻整夜整夜做夢或者失眠,依靠助眠藥物才能睡著。
出國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神經纖細到一扯就斷,還以為自己大條又迷糊,拿得起放得下。除了那次差點得抑郁癥,其實自殺的念頭,也在我腦海里徘徊了好幾次,有好幾次我坐在家里,看著窗外的天空,覺得很累,活夠了,想停下,如果這一刻停止呼吸,我竟然一點都不覺得遺憾。
功夫不負有心人,年末成績出來,我通過了。那一刻我才算徹底從低潮里走出來。如果不是我媽把我從泥沼中拉出來,如果沒有父母包容我的失敗,告訴我即使我一事無成,家里總有一口熱飯留給我,大概也不可能有現在的我了,更讓我堅定以后要好好對他們。父母言行真的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我媽公益圈朋友的女兒,很優秀的女孩子,跳樓自殺離開了,她走得前一天,她媽媽還出門去朋友家玩,可能絲毫沒有察覺女兒已經處在崩潰邊緣。我媽說雖然那個女孩比我優秀,但她沒有我堅強。
還有一次,我清楚地記得大學注冊快到期,學校截止日期前一個星期前回郵件說我簽證不符合不能注冊,如果趕不上夏季入學我至少還要多等半年,當時急得差點一夜白頭,一個星期跑了兩個城市,每個地方的簽證官都到處推脫,我一氣之下跑到大學所在城市,先辦落戶再辦簽證,連續兩天早上四點起床去排隊,天黑黑的還下著雨,穿著羽絨服還是凍得瑟瑟發抖,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那天等到下午五點才拿到半年的臨時簽。臨門一腳還出差錯,當時真的不想念了,但又沒法接受這樣失敗的自己。
申上大學后,我經常反復做著同一個夢,夢里我一遍遍經歷著高考前夕地折磨。這樣的夢一直持續到第二學期結束,我知道自己內心在恐懼著什么,畢業太久又是文轉理,所有的數理化生都要全部重新來過,我也不是特別聰明的人,這種焦慮我平時可能不太察覺,但它們都切切實實地反映在我的夢境里。
很多次我覺得自己熬不過去了,夜晚躺在床上抱著被子流淚,但睡醒后咬咬牙挺了過去。留學這幾年我真的成長很多,學到很多,請不要隨便放棄自己。
絕望的背后是希望,O ever youthful,O ever wee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