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曾經有個想法:我的房間至少要有一張床和書桌,以便將我休息的地方和我學習的地方分開。
我會有這個想法的原因在于:每次我放假回到家中,吃零食、看書和玩游戲都坐在床上。因為我的桌子就挨在床邊。一段時間下來,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之前一段時間做了什么。
所以,我想,吃飯的地方只讓它是吃飯的地方,學習的地方只讓它是學習的地方。這樣,當我到了那個地方,我明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
當很多事雜揉在一起的時候,很難讓自己很快進入一個特定的狀態,從而難以產生效率。
2.
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講到了我們每天從手機上接收到很多的信息,但是真正能記住并內化的幾乎沒有。
一方面跟我們不去沉淀有關,因為每天有太多的信息向我們襲來,幾乎沒有任何一縷思緒能夠在腦海中站穩腳跟,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打量、剖析和記錄它;另一方面,我們有太多的信息是從手機這個設備上獲取的,新聞、娛樂或是科普,它們交錯在一起。而人的記憶運作方式是,如果我第一次聽到一首歌的時候看到了一只可愛無比的柴犬,之后當我回憶這首歌的旋律時,可能想不起什么。但如果我又看到了一只可愛無比的柴犬,有可能瞬間就想起了那首歌。這意味著,當我要回想起從手機中看過的東西時,是會很困難的,因為我從手機中看過了太多的東西,以至于把它當做線索去追尋時,收獲的是太多雜亂的東西。
3.
這篇文章給我之前的想法提供了另外一個思考的角度,如果我只在我學習的地方學習,當我呆在我學習的地方時,我能更容易的從記憶中把之前看過的知識抓取出來,從而更好地消化我將要學習的內容,從而使我更好的進入狀態。
但是,假如讀任何東西都在固定的地方,那么是否會導致我進入狀態緩慢?畢竟我在這個地方攝入了太多方方面面的東西。
我無從得知,但我覺得應該不會。因為會出現記不住自己看過的東西的原因是,你接收了太多的信息,多到你沒有辦法消化,或者是不愿意去消化。我覺得就目前來說,后者居多。
當你真的想去學到什么東西的時候,注重的就不應該是量了。這個時候你愿意去消化,當你愿意去消化一個東西的時候,你就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讓自己暴露在龐雜的信息浪潮里面。
4.
那么,床邊和手機的問題可能還是在于把什么事都放在了一起。
在吃飯的地方吃飯、在學習的地方學習可能像個儀式一樣,告訴自己的大腦,我現在要開始吃飯或者學習了,你轉變一下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