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下午下班,小何心情都很糟糕,以前閑來沒事讀圣經(jīng),耶穌教人“不可含恨到日落”,意思是日終負面的情緒應(yīng)該清零。小何深以為然,決定今天下班走回家,走路對她是個特別有效的減壓方式。
從單位到家6公里,途徑一個公園,公園南邊是一條很安靜的河,河溝深深,綠水不清也不濁,兩邊砌著高高的石欄,往上是草坪斜坡,再往上是條分割公園和住宅小區(qū)的窄路,臨河一邊居然種著一排有了年頭的毛白楊,高大樹下格外靜謐。小何喜歡這條路勝過旁邊以櫻花著稱的漂亮公園。
不知道別人什么感受,小何對走路時候大腦全然放空的狀態(tài)非常上癮。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只要父母不來小住,小何工余最富裕的就是時間,對散步乃至戶外徒步有著持之以恒的愛好。得益于此,小何身材維持的還不錯,瘦,且有些小肌肉。這是走路帶來的額外福利了。
不知道和村上春樹那本談跑步的書有沒有關(guān)系,近年來走路和跑馬拉松突然變成特別時髦的愛好。男同事紛紛入手ASICS、紐巴倫等跑步鞋,跑不跑另講,裝備置辦的倍兒齊全,騷包人士推崇小眾的鬼冢虎。更潮一點的男青年參加各種馬拉松賽事,微博微信曬照片,一把全馬、半馬的參與獎牌,非常壯觀,有機會參加國外大城市老牌馬拉松賽事的B格更高。女青年不想把小腿跑太粗也沒關(guān)系,可以參加時尚有趣的color run。
小何不屬于內(nèi)向的性格,年紀大了,遇到熱門活動卻有點落落寡合。以前,還抱著認識新朋友,搞不好還能遇到真愛的心理,生怕錯過各種熱鬧,但要好的女性朋友結(jié)識不少,MR RIGHT沒找著。于是乎,對這些不走心的活動越來越敷衍。
成年人很難長時間保持心情的輕松,所以群體歌頌無憂無慮的童年。但兒童是最脆弱的弱勢群體,生活質(zhì)量完全仰賴大人的經(jīng)濟條件和善意,沒有自主權(quán),沒有行為能力,小小的快樂建立在無知者無畏等基礎(chǔ)上,經(jīng)過漫長的學(xué)校生涯,和千辛萬苦的心理成長,才能長大成人。小何從不留戀過去,包括童年,她覺得自己努力成長,才有今天,現(xiàn)在就是自己最佳狀態(tài),最好的時光。在揮別青春容顏的心態(tài)上,她認為自己很有純爺們氣概。
一個女人堅持獨身到33歲,內(nèi)心一定有強硬的一面,外表軟妹子,內(nèi)心真漢子。
小何在河邊坐下,夕陽西下,小路上沒有汽車,偶爾有人騎著自行車帶孩子路過。忽然想起小時候住姥爺家,他家在村子最北邊,房后是片小樹林,挨著一片打谷場,樹林的密,谷場的疏,近處村莊,遠處田野,盡收眼底,樸實無華,也可入畫。小何酷愛和要好的表姐妹在那里留連,沒有正經(jīng)事,撿幾片有漂亮花朵圖案的破瓷片,幾枚石子,像寶貝一樣。夏天黃昏,看著夜色和涼氣慢慢氤氳上來,看著米白或金黃的月亮慢慢爬上藍絲絨夜空,直到知了猴一個個趁夜色鉆出來,爬上樹干,孩子們你爭我搶。
小何懷疑從那時候起她心里已經(jīng)種下孤僻的種子,并且越活越獨,自成一國,誰都不要。然而孤僻有孤僻的樂趣,不必非得跑去名山大川,名寺古剎,隨處可以靜下心來,就比如這個僻靜小河邊,她居然也找得到吐納和冥想的感覺。
只可惜國內(nèi)這樣的地方越來越少。不像日本,京都奈良古城處處饒有禪意,便是東京那樣大都市,小巷子里普通住家,其生活氣息,其玄關(guān)花草布置,常常讓人為之一靜。
小何拿出電話,撥給遠在深圳的表姐。小何兩個舅舅,都沒生兒子,連小何姐妹一起,姥爺五個孫輩,都是女孩。兩個在農(nóng)村的表妹早早出嫁,為舅舅們賺進大筆彩禮,現(xiàn)在打工開店,日子過得煞是紅火,反而考上名牌大學(xué)的表姐,和小何一不小心都是單身。表姐已經(jīng)36歲,有她在前面撐著,小何很幸運沒被花樣催婚的太厲害。
和表姐打電話也無非閑聊,表姐在一家電子方面的龍頭企業(yè)做渠道,馬上要去波蘭出差。小何驚道,我的地理歷史知識僅限于波蘭二戰(zhàn)期間被德國人占領(lǐng),貌似位置在東歐,然后歐盟不待見它,除此之外對那個國家一無所知。
表姐笑,一樣,中國人勢利,最看不起黑人,上趕著英美德國,瞧著東歐都是窮白人。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