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看爻辭。
訟卦是沖突之卦,都誰與誰沖突呢?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因為它們之間有對應關系。其中陽爻是挑起沖突的,陰爻是被動應戰的。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初六地位最低,又是陰爻,不可能挑起沖突。
如果你是基層員工,基本上你只有挨說的份兒。“小有言”,就是言語上的侵擾。
沖突都是先從言語開始的。一口鍋里吃飯,哪有鍋蓋不碰碗勺的,嘮叨兩句就完了。一較真沖突就起來了。
“不永所事”,就是不較真,所以“終吉”。
之所以說“不永所事”,而非“不永所訟”,暗示態度上不把它看成一個沖突,有事說事,不要take personal.
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有些事情越說越亂,如果你不去辯解的話,情勢反而會清晰起來。就象一杯渾水,放置一點兒時間,慢慢會沉淀下來,清者自清。所以古人有句話說,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雖小有言,其辯明也。本來自明,因辯不明。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 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九二居坎之中,陽剛為險之主,他不想這么就算了,要搞點兒事出來。
在易經的語境里,上卦的地位比下卦高,九二的對手是九五,跟老大死磕,能有什么好處呢。
“不克訟”,就是不把爭訟進行到底。還好九二醒悟得早,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逋,逃也。九五要辦他,九二跑了。但是他的家族無連坐之患,故曰“其邑人三百戶無眚”。在古代社會,家族的命運遠比個人重要,自己逃到別的諸侯國,只要家業在,還有可能回來。九二付出的代價算是很小的了。
九二為什么最終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因為他中正陽剛,明事理,陽爻居陰位,剛柔相濟,能屈能伸。
在九二跟九五的這場沖突中,很可能九二是占理的,要不他也沒這個膽量出頭。然而有理并不能走遍天下,情理法,道術勢都得考慮。
自下訟上,患至掇也。也許你遇著了一個奇葩的老板,但真是要告老板的狀,恐怕還是得三思。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従王事,無成。象曰:食舊德,従上吉也。
人都是感情動物,“食舊德”,就是念及舊情。
六三,陰柔處于險極,又夾在兩個陽爻之間,擔驚受怕還來不及呢,怎么會挑起事端呢。
貞厲,守正但是日子仍然很艱難,但凡有點兒走偏取巧,早就掛了。
終吉,最終結果是好的。為什么結果會好?因為“或従王事,無成。”
“從王事”,就是為公司打拼,為公司利益著想。“無成”,就是不居功。勝利歸功于領導,我只是具體干活的。
還記得六三從哪里來的嗎?前面我們說過,從卦變的視角來看,六三是從二位升上來的。六二的時候陰柔居中,人緣就好(參見遁卦的六二爻)。現在晉升了,知道自己能吃幾碗飯,安分守己,所以能夠“食舊德”。
所以,“食舊德”還有一個守本分的意思在里頭。古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位必稱德而居,寧德過其位,勿位過其德。食必稱德而食,寧德孚于食,勿食孚于德。在職場中,如果你的位置超過了你的能力,你的薪酬超過了你的位置,恐怕不是什么喜事呢。
看得出來,六三是個情商很高的人。平日多在情感賬戶里儲蓄,關鍵時候才不會抓瞎。
九四,不克訟,復既命渝。安貞吉。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九四,陽剛居健體,不中不正,是一個搞事的人。
跟誰搞?跟初六。職場里見過老板跟員工掐嗎?就是這種情況。
然而九四終歸還是一個講道理的老板,他中途收手了。“不克訟”。
復,回歸。既,就、靠近。命,正理。渝,改變。復既命渝,回歸到正理,改變原來的想法。
安貞吉。安,情緒平復了。貞,心擱正了。安貞則吉,安貞不失。
爻辭里兩次講到“不克訟”,九二不克,是因為勢不可克。九四不克,是因為理不當克。
九四為啥能做到始訟終退,因為他陽居陰位,有柔的一面。
九五:訟,元吉。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九五居尊,為聽訟之主。其他五爻都是局中人,九五是裁判。
你肯定會問,九二不是跟九五掐嗎?那是我們解讀九二爻的時候,從九二的視角來看,世界是這個樣子的。現在我們解九五爻,要切換到九五的視角來看世界。
雖然中國人不喜歡打官司,但也知道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無訟”的。因此做領導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裁決爭端。
九五中正陽剛,能夠秉公處理,是個好的裁決者。
“元吉”,就是大吉,吉之盡善者也。
如何處理沖突才算元吉?不是簡單裁決誰對誰錯,而是能夠化沖突為創意,變壞事為好事。俗話說,不打不相識,中國人的骨子里就是這樣看待沖突的。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上九,以剛居訟極,很固執,走極端,是把爭訟進行到底的人。而且贏了,但后果如何呢?
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鞶帶”這里指代官服,或者禮服,古時候不同品級的人著裝是嚴格區分的。錫,賞賜。褫,剝奪。給你個榮譽,但是一天之內剝奪三次,太尷尬了。
得理不饒人。贏了官司,失了人心。贏了現在,失了未來。上九就是這樣一個形象。
整個訟卦的核心思想是“無訟”。為什么中華大地會發展出“無訟”的觀念?而西方世界法制觀念深入人心,對打官司習以為常?因為我們是內陸文明,祖祖輩輩都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低頭不見抬頭見,所以人情很重要。西方世界發源于海洋文明,貿易是主旋律,貿易爭端需要法律來裁決。
當然,現在都是地球村了,整個村子都進入法制社會了,“無訟”的觀念也要與時俱進了。我們輕易不打官司,但也不能害怕打官司。
法庭是最后的正義,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沖突,大部分還得靠我們自己的智慧去化解,所以訟卦的思想,在今天依然還是很有啟發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