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里睡醒覺得棉被沉重時, 幾乎這樣猜疑了:命運壓在上面了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石川啄木
前幾天剛剛過了二十二周歲的生日,一轉眼,離我曾說過的20出頭的年紀又遠了一些。
小的時候,到年底了就想著過年,過完年就想著明年,大多數人都是如此,是本性也是天性。而現在,時不時的開始審視過去,審視自己是否達到了定的某個目標。翻看微博和朋友圈,大家都在不屑一顧的展示自己的雄心壯志,是什么讓我如此難過,因為一個值得點贊的都沒有。
年齡大了有什么好處?年齡大了,不好騙了。我跟大鶴說,我說反正架也吵過,臉也翻過,矯情點怎么了。大鶴高中時候鐵了心要擺脫束縛,隨隨便便考到了河北。他跟我說這四年的經歷對他沒有實質性的幫助,我一個勁鼓勵他,不可能沒有意義的,他現在放假在家,卻要熟背公司的資料,未來依舊是一片渺茫。我永遠都不會問他后不后悔,誰也沒證明得了他是錯的。
一首山海,我在大鶴的全民K歌里反復的聽,反復的聯想,什么樣的生活,什么樣的經歷才算有意義,很奇怪,大多數時候,你并不會意識到你生命中重要時刻的來臨。當你回首往事時,你才發現那些時刻很重要。能毀了你一生的那種糟糕。
有個人他的故事很有味道,是酸的味道,是苦的滋味,現在估計已經是銹跡斑斑。形容他的故事就是,他把他的馬剁了,每一刀都在試探,但是不敢用力,他怕馬叫,卻忘了馬會疼。可最終,他的心比馬還疼,還得親手將之掩埋。他想忘了那匹馬,也想把那匹馬放在心底的小匣里,無奈正是過去的自己,造就了現在的他。所以,逃避過去,就是逃避成熟。何謂成熟,這個刻薄的字眼告訴我們,成熟意味著看到差異,但又意識到差異并不重要。
記得初中,語文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作文題,樹欲靜而風不止,以此為題。那個時候看到這句話,心中泛起無數個臥槽,這怎么寫,才疏學淺的苦果暗自吞下。現在來看,除去這句話的本意,似乎還有一番見解,樹想平息,風在吹,事與愿違,獨惘惜。
可如今,風還未止,我已尋不到你。
我一遍遍問自己,真的需要嗎。至此,仿佛也沒能看清本質。好像是我把永遠得不到的當做所追求的,好像是我想用一生去追求,好像是我在貪圖匱乏的僥幸,只需一點點便足以樂開了花。愚蠢了他人,愚弄了自己。你曾經說的時光荏苒已經開始欠費,您可透支余額尚未可知。
風欲止,而人心不在。我有多需要,多迫切追到曾經的自己,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你我他,那個人丟失太久了。
必須重新站起來,告訴自己,繼續走吧,路途尚未結束——即使重新撿起的東西已被別人踩得粉碎。包括你蹲下去的時候,散落一地的尊嚴。
折花寄少年
愿聞香滿園
我欲尋你,無風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