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抱怨不管每天怎么擠時間都不夠用。
記得非洲有一句很著名的諺語打動過很多人,說的是:請等一等!讓你的靈魂追上你的身體!是啊,我們的身體跑得太快了,要等一等靈魂追上來。生命的意義并不在于悶頭趕路,而是從容地欣賞路邊的風景。
相信很多人都渴望能夠“從容地欣賞路邊的風景”,于是盲目地報名了一大堆關于如何管理時間的課程,企圖通過學習時間管理大師的時間管理方法,來提高自身時間管理的能力,但是最終發現別人的時間管理方法并不一定適合自己,還浪費了很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
時間管理是需要智慧的,不懂得時間管理的人,無形中就浪費了很多時間,還交了很多的智商稅。
關于如何管理時間,我不得不提到最近看過的一本書,來自秋葉大叔的《時間管理7堂課》。
秋葉大叔是國內著名的知識大IP,秋葉PPT的創始人,他不僅是一名優秀的創業者,還是百萬暢銷書作者。
在這本書里,他將時間管理歸為三點,即人人都可以做好時間管理、時間管理的誤區和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時間管理是有方法的,不能忙碌,就像我們學習寫作、畫畫、騎車一樣,會時間管理的人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人人都可以做好時間管理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相信很多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但是談到時間管理,大部分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正如秋葉大叔在書中提到的,有的人會變成失焦族,也就是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只能焦慮地看著時間不斷地流逝;有的人會變成強迫族,也就是不斷地強迫自己努力工作學習,不能浪費時間,但是內心不知道這樣做有沒有希望;有的人會變成反復族,也就是把自己每天的工作或者學習安排的滿滿當當,不給自己一絲透氣放松的機會;有的人會變成低效族,也就是做事情老是跟不上別人的節奏,慢半拍,怎么努力都不行;還有的人會變成拖延族,也就是在狀態好和不好的時候簡直判若兩人,關鍵是經常狀態不好。
其實每個人不是一開始就是時間管理大師,都是通過后天不斷地摸索,慢慢地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千萬不能心急。
甚至,這些時間管理大師也和大家一樣會有焦慮、拖延和低效的時刻。
那么做好時間管理最重要的兩大思維是什么?
正如秋葉大叔說的,一是統籌思維,只有統籌各種時間用于自己的目標,才能實現時間的有效利用;第二個是成本思維,做一件事情需要從成本的角度考慮,是自己做,還是請別人做更加靠譜,一旦理解這一點,外包就是一個好的加速模式。
所以,每個人都能成為時間管理大師,就看你用的方法是否正確了。
二、時間管理的三個誤區
《時間管理7堂課》這本書告訴我們時間管理其實有三個誤區:
1.?失去目標感
我們在學習時間管理的方法之前,首先要問問自己:為什么要去學習時間管理?
就像我們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問一問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也就是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什么?
海上的船只沒有羅盤的指引,必定抵達不了終點;一個人沒有明確的目標,必定成不了什么大氣候。
那么,找到了目標以后怎么做才更加容易實現呢?
秋葉大叔給我們支了一招:那些所謂的很難的小目標,不過是大目標的副產品,而且小目標會被大目標帶著跑,一切都仿佛是自然而然就搞定的。
我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可以把它拆解為一個個的小目標,然后逐個解決小目標,相信到最后一定可以實現目標。
2.?陷入和自己的情緒對抗
?沒有一個人可以和我們的情緒進行對抗,即使是很成功的人也一樣會被情緒左右。
想必我們小的時候都有被父母催寫作業的經歷吧,這個時候的我們往往是玩得正起勁的時候,就有一種逆反的心理,想著我就是不寫作業,浪費時間,看你能拿我怎么樣?
想要改變這種逆反的情緒并不難,就是要讓自己進入一種“心流”的狀態。
什么是“心流”的狀態呢?這種狀態的時候你已經把精力完全地投入到某種活動上面,不愿意被打擾或者中斷,甚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效率也就特別高。
所以,下一次當你陷入和自己的情緒對抗的時候,不妨讓自己進入“心流”的狀態。
3.?忽視自己身體的特點
美國有個非常牛的廣告“狂人”喬治●路易斯,每天只需要睡三四個小時,他還說過一句特別有名的話:“如果你每天結束的時候沒有感到精疲力竭,那你這天就白過了。”
記得曾經我也效仿過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換來的卻是打不完的哈欠和日益下降的身體素質。
其實我效仿他的行為就是一個誤區,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不可能就按照喬治●路易斯的時間一樣去作息,而是要去考慮如何在相同的時間內提高效率。
正如秋葉大叔說的:“我們只有了解了如何根據自身狀況調整作息習慣,才能使各種時間管理方法更容易落地。”
我們雖然管理不了時間,但是可以管理自己的身體。不是有句話說的:管住嘴,邁開腿,才能瘦。
三、時間管理的七個方法
秋葉大叔在《時間管理7堂課》這本書中,總共給我們提供了7個時間管理的方法。
1.?目標管理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身邊的同學分為兩批,一批是每天認真學習的學霸組,而另一批是不愛學習的學渣組,學渣組的生活過得比學霸組更加豐富多彩,但是到了考試就見分曉了。
其實我們身邊的好多學霸并不是真正的學習高手,他們只是懂得把時間用在真正的大目標上,去實現價值。
正如秋葉大叔所說的:“時間是無法管理的,唯一能管的是自己。時間管理的本質是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從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符合自己的預期。”
我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如果到最后目標并沒有如期實現,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在實現目標的路上,有沒有三心二意,導致自己在單位時間內的利用效率特別低下。
我們身邊很多被稱為時間管理達人的人,與其說他們更懂得時間管理,倒不如說他們的自律性和目標感更強。一旦他們決定去做一件事情,總是一心一意地奮斗直到目標達成。
管理時間就是管理我們自己的人生,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產出最大化,從而達到預期,這才是時間管理的意義。
2.?情緒管理
你的身邊一定不缺少這樣的朋友,關于時間管理的訓練營參加了一個又一個,關于時間管理的書買了一本又一本,也有明確的奮斗目標,但是就是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那具體是什么原因才導致的呢?不錯,就是秋葉大叔在書中提到的,他就是輸給了無法控制的內在情緒,才導致所有的時間管理方法全部失靈。普通人會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自己的情緒宣泄上,而時間管理高手會更客觀地判斷自己的情緒對后續各項安排的影響,包括對工作時間的影響。一想清楚如果自己因為鬧情緒耽誤工作得不償失,就會冷靜處理。
有一次去朋友家吃飯,吃飯的時候朋友家小孩鬧脾氣不想吃飯,還把飯碗扔到了地上,朋友不但沒有生氣,還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收拾,并重新給小孩盛了飯安慰他吃。
事后我問朋友,為什么不教育一下呢?朋友說孩子還小,難免發點脾氣,如果自己因為他把飯灑掉而發火,那么最后還是要去安慰他。倒不如就事論事,好好安慰他吃飯,這樣也為自己后續的工作或者休息提供了更多的時間。
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管理好情緒也能夠幫我們管理好時間,關鍵就是有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3.?精力管理
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什么都做不了。同樣地,一個總是精力充沛的人能夠比經常疲憊不堪的人,更加游刃有余地工作和生活。
正如秋葉大叔所說:“快速恢復自己的精力,其實是實施時間管理的物質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哪怕有遠大的目標,哪怕有平穩的心態,也不行。”
那么如何快速恢復自己的精力呢?
我們都知道睡覺能夠恢復我們的精力,但是很多人可能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睡眠時間越長,精力恢復越快。
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要想快速恢復精力,關鍵在于提升自己的睡眠質量,而不是單純地延長睡眠時間。
下面夏天就給大家支幾招提高睡眠質量的方法:
a.睡前不要激烈運動
b.避免喝咖啡等提神的飲料
c.睡前拉上窗簾
d.用舒適的床上用品
e.定時定點睡覺
f.睡前避免大吃大喝
g.實在睡不著,可以點一些助眠的香薰
還有一點對于恢復精力也特別重要,就是保持有規律的作息。
很多人在比較規律的一周上班結束以后,就開始瘋狂熬夜;還有的人平時上班的時候經常熬夜加班,到了周末就開始瘋狂補覺,這樣做都會破壞體內的生物鐘,長此以往會感覺自己的精力也越來越難以恢復。
正如秋葉大叔說的:“哪有什么時間管理高手,都是自律高手。”
所以,要想做好精力管理,就要保證睡眠質量同時堅持健康的作息。
4.?日程管理
很多人都看到過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一張工作行程安排表,但是卻沒有發現這個秘密。
我們職場人士會在周一的早上計劃這一周要做的事情,然后寫在表格中,忙著忙著突然發現還有一件事情需要處理,就把這件事情加到了表格中,突然被老板叫去又安排了新的任務,于是表格中又加了一項。
這樣看來,普通人的日程和牛人的日程有很大的區別,普通人的日程是以“事件”為中心的工作模式,而牛人的日程是以“時間”為中心的工作模式。
以“事件”為中心的工作模式,表面上看起來是在管理時間,實際上是在管理事件,每天都被不同的事件牽著鼻子走。
以“時間”為中心的工作模式,主動地安排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合理地利用了時間,對時間有著很大的掌控權,雖然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還是跟著大局走,顯得更加理性和高效。
5.?效率管理
現在很多公司員工的加班比比皆是,但是真的高效嗎?
秋葉大叔在《時間管理7堂課》這本書中說過:“?要做高效工作者,而不是天天加班者。同樣時間你做得比別人多,你比別人做得好,你比別人會推廣,你就是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所以,時間管理就是效率管理,需要的是你提高“單位時間”的產出水平。
那么一個人什么狀態的時候效率最高呢?沒錯,就是達到“心流”狀態的時候。
“心流”狀態前面已有提到,在此不再贅述。
效率管理還有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就是為你做的一件事情找到多重目標,爭取做一件事情得到各種不同的收益,提升你的工作價值。
這也就是體現了時間管理的二八法則,80%的回報由20%的事情所決定,而完成這20%的事情所需要的時間在自己付出的時間里又占據了80%。
6.?碎片管理
美國一項數據表明,能夠合理利用碎片時間的人只占總人數的3%-5%,而這部分人的職業發展速度會比其他人快得多。
正如秋葉大叔所說:“會利用碎片時間的人,不僅僅是在利用碎片時間,而是在全面爭奪注意力的時代,有意識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帶寬。”
?這里的“帶寬”是指個人注意力在工作、家庭、學習、興趣、健康、理財或者人脈等方面做了合理分配。
微博上有個話題是:一分鐘能干什么?
網友們的答案也是豐富多彩:整理一下辦公桌、發一會呆、和同事說幾句話、給自己倒一杯水、發一條短信......
或許我們曾經都沒有思考過一分鐘可以做那么多事情,更何況三分鐘、五分鐘這些碎片時間了。如果對這些碎片時間加以有效地利用,定能夠源源不斷地給我們帶來產出。
7.?外包管理
《每周工作4小時》的作者費里斯在書中提到的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把非核心的工作外包,做好最重要的事情就夠了,這樣的生活真是讓人覺得很美好。
很多人可能會有一個誤區,覺得只有高收入高職位的人,才有資格把工作外包出去,低收入低職位的人沒有資格外包,其實不是的,我們普通人一樣可以把工作外包出去。
那么我們普通人有哪些低成本的外包方式呢?
秋葉大叔在書中提到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出發去考慮:
1)提升質量
比如購買相對高質量的服裝,節省了經常出去購買衣服的時間,因為一件高品質的衣服你穿個三五年不是問題。
2)提高效率
比如有的時候我們不想做飯,就可以通過點外賣來解決,相當于是把做飯外包出去了。
3)節約成本
比如我們有的時候想要做一個課程海報,但是請人做比較貴,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現在比較流行的“創客貼”APP來做,不僅免費效率還高。
結語
魯迅曾經說過:“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道理我們都懂,但還是需要刻意練習,養成正確的時間管理習慣,把它內化成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的一部分。
慢慢地,你會發現其實時間管理并沒有你想像的那么難,人人都可以做好時間管理,擺脫時間管理的誤區,利用時間管理的方法將人生過得更好。
-END-
我是夏天,90后文藝女青年,夢想擁有一套海邊的大房子,過著春暖花開的日子。
歡迎來撩,私人微信號:sl107606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