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16:44:4049
? ? ?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一個孩子是帶著惡來到這個世上的,可是幾年、十幾年之后卻有那么多讓父母老師束手無策的孩子,這些孩子真得無藥可救嗎?這個問題成了我教育之路無法求解的謎。
? ? ? 木木便是這樣一個讓所有老師無語的孩子。對木木最初的了解便是一大幫孩子到辦公室來告他的狀,正待傳他來見我時,一幫嘰嘰喳喳的孩子早簇擁著他在門外候著了,這陣勢,儼然明星出場!
? ? ? ?我停下手中的筆,抬頭正撞見一雙明亮如潭水般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望著我,清澈的眸子里看不出一絲害怕,似乎同學們告的不是他,進辦公室也無非與進教室、進家門無異!再看他,一米三的個頭,瘦得像個大頭蜻蜓,圓圓的臉倒是白白凈凈,濃眉下一雙大眼睛也顯得格外的精神!這么瘦小的小可愛,咋就這么膽大呢,誰都不怕?同學們把他送來了辦公室,他還如此冷靜,可見他早已習慣了這樣!見他滿不在乎的樣子,我也一反常態:一句都沒批評他,很平靜地讓他回教室上課,看他近期表現,靜候通知。我的平靜倒讓他不平靜了,直直地站在那里,滿臉疑惑的望著我!直到我再次催他回教室上課,他才將信將疑慢騰騰地踱回去,看著他離開,來告狀的同學便七嘴八舌地說開了。
? ? ? “老師,木木總是惡作劇,昨天把我凳子上涂上了膠水,結果我一坐下去,褲子粘在了凳子上。”
? ? ? “老師,您不知道,他罵人有多難聽,那天把班長都氣哭了。”
? ? ?“老師,他坐前排,下課時他偷偷伸出腳,差點把東東絆倒。”
? ? ?“老師,哪個老師上課,他都愛搭不理的,偷偷在下面玩,老師都拿他沒辦法。”
? ? ? “老師,您不知道,他從小學都這樣,以前的學校不要他了,他才來這,以前每天老師都訓他。”
? ? ?……
? ? ?對于這樣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肯定不招人待見!哪個老師遇到這事不會大發雷霆呢?
? ? ?可能木木也早就習慣了訓斥和打罵,所以他才無所畏懼地走進辦公室。也許正是我的冷處理讓小木木害怕了,還是觸動了他內心深處的柔軟?漸漸地,他安靜了下來,犯錯的機率大大減少了!如果這次觸動了他內心的柔軟,那么真正讓柔軟著陸的便是“包扎傷口”這件事。
? ? ? ?“老師,木木的腿受傷了,可他不敢跟您說。”班上的小喇叭風風火火地跑來告訴我。
? ? ?我連忙去教室看木木的受傷情況。木木耷拉著腦袋,怕我批評。
? ? ? “把褲腿擼上去我看看。”我溫和而又平靜地蹲下身子,查看木木傷情,“沒事,擦破了皮,等著,我去拿藥給你包扎傷口。”
? ? ? 我跑回宿舍拿了消痰的頭孢和包傷口的創可貼,迅速地擰下膠囊帽,把藥粉均均也撒在傷口上,然后用兩片創可貼輕輕貼上,并叮囑他別弄濕傷口,而且每天要換藥。第二天早上,我又像第一次一樣給小木木換藥,第三天、第四天如是重復。第五天的時候,看到傷口不再潮濕,終于結疤了,而通過這次的包扎傷口,小木木的心理傷口也在慢慢愈合。每天我去上課,他都特別積極,作業也講究多了,更讓人欣慰的是聽到其他授課老師開始肯定他了,告他狀的同學也明顯減少。我知道木木終于讓內心深處的柔軟著陸了。
? ? ? ?其實,不論是誰,內心深處都有最柔軟的部分,如果你觸動了它,仼何人都會有所改變。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的:“一個少年,只有當他學會了不僅仔細地研究周圍世界,而且仔細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時候;只有當他不僅努力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而且努力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時候;只有當他的精神力量用來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完善的時候,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這里說的就是學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領域里的自我教育。”我想觸動內心柔軟的力量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吧,讓這份柔軟著陸應該就是成功的自我教育吧!
? ?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管前路多么艱辛,我定會爭取讓每一個孩子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成功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