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逛空間,看到大學室友雯在曬收到了稿費。乍看之下,有點懷疑,畢竟她當年文筆一般,還常常為賦新詞地咬文嚼字,很為我們幾個所取笑的。不過細想下來也不是沒可能,雖然被我們打擊,她卻有股小強精神,不為所動,且一直堅持寫東西,時不時在朋友圈貼張自己寫的詩和文字。坦白說,看起來真的有很大進步,所以,這稿費大概也非空穴來風。
大學宿舍六人,最有寫作天賦的算是三姐照,她高中時就寫過幾部言情小說,我們聽她讀過,很可圈可點呢。她有天賦有才情,還有點犀利、悲觀,常常語出驚人。不過,她最致命的一點也是悲觀,覺得再努力也比不上別人的高起點,對文學的熱愛也漸漸消磨在了俗世追求的苦惱中,畢業后,鮮少寫點什么。除了照,六妹嬌最有靈氣,她寫得少,卻很有特色,常能捕捉到別人不注意的細節,所寫時有動人之處。但是,嬌太懶了,她懶得看書,更懶得動筆,是名副其實的宅女,能在床上待一天,如果不用去食堂買飯去外面上廁所,她甚至能一周不下床,就在那里不停地刷劇。而且,嬌對寫作并無追求,她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她倆之外,就是我和雯了,大姐二姐是不愛這些的,她們學了中文是因為專業被調劑。我也曾自詡愛寫作,甚至做過作家夢,但我沒有為之努力過,只不過守著所謂夢想坐井觀天,不尋求突破和進步,還常常對雯的執著心生不屑。當年,雯效仿我寫日記,每晚睡前都鄭重其事地拿本子涂涂寫寫,我們都笑她又開始強說愁了,她也不惱,一直堅持著,竟這樣寫了很多本。雯也并非一開始就鐘愛文學文字,她是個很理性的人,也很精明,最適合做生意。但既然選了中文系,她就認真聽課,遇到不懂的就不斷地學習追求,所以也慢慢培養出了對文學與寫作的熱愛。如此看來,正應了那句話“愛好是可以培養的”。
愛好是真的可以培養的,能力更是可以鍛煉出來的。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大一時教過我們半學期大學寫作的于老師講過的自己的故事。她是理科生,高考前三個月因為一些事,改成了文科生。她沒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地放棄,而是盡最大努力去做。文科生要多背多寫,她就每天背書,每天堅持寫東西,后來竟愛上了寫作。她當然考上了大學,在那個大學還沒有擴招含金量很高的年代。她還學了中文,成了大學老師,而且還在不停地寫,寫作已融入生命,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她的文章見解獨特,犀利又細膩,與眾不同。她當年就對我們說過,寫作最重要的是開始去寫,并堅持去寫。我想這真的是最重要的兩點,其他的困難都會在做好這兩點時得以完善,迎刃而解。而且,世間事不外乎此——開始和堅持。雯的事也應了這個道理。
楊絳先生曾回信給迷茫的年輕人,說“你的問題在于想得太多,做得太少”。韓寒在《后會有期》中提到“我們懂得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想得多做得少,懂很多道理卻眼高手低,這應該是把生命過得平庸的人的通病,且致命的病。迷茫時,不知前路時,就做好眼前的事。有夢想,更要腳踏實地,才離夢想更近,不然只能是一輩子都在空想,而且會很痛苦,還會貽害無窮。
我曾有夢,只要開始永遠都不晚,不要等到閉目前再空嗟嘆。
? ? ? ? ?致只活一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