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入伏后,西安的天就是變態的天,持續的40度以上的高溫,上下班途中雖然只有短短路程都把我熱瓜了,只恨不能隨身攜帶一個空調(或者和熊貓一樣抱著冰也好啊!),更要命的是,今年的伏天還有一個潤中伏,三伏要持續40天之久。本周狀態好一些,也不過是比上周好一些罷了,這樣的天,如果可以空調底下葛優躺,刷劇看書吃西瓜,不必考慮日升落,運動減肥拋腦后,那就完美了。
書影音
書
本周看了2本書《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時間的女兒》。
53/100《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這本書應該早點看。2月制定17年計劃的時候,當時的年讀書目標只是50本,為了更好的完成,我加入了2個微信讀書群,有一個我沒幾天就退了,有一個一直持續到現在。群名就叫“精進共讀俱樂部”,選擇這個加入就是看了群主發在微信讀書《精進》這本書的書評,寫得特別好。2月到現在也差不多半年了,群有一個月必須交一篇書評的最低要求,不交發紅包或自動退群,于是半年來這個群來了很多人,也走了很多人,一直按時交書評的也領了不少紅包。能留下的都是真正喜歡讀(hong)書(bao)的,至少在讀書上志同道合。群主一直強調,這個群如果能讓成員完成年度讀書的目標,也算沒有白建,讀著讀著我也將年度目標從50調整成了100本。
所以說我應該早點看這本書,但看完后我個人不太喜歡這本書。這本書在我眼中就是干貨+方法論+知識碎片整理+雞湯。就像看作者采銅寫了N多優秀書評大集合,這種將很多優秀書籍或知識自己嚼碎了,消化了再吐出來讓讀友們吃,太雜太干,我個人是很反胃的,當然,有人喜歡,而且不在少數。看書的人看完就和打了雞血一樣開始實施這些方法,或者覺得給自己推開了新的一扇門,從此可以走上成功之路。往往卻忽略方法也是經驗的總結,經驗又需要時間來積累,你之前幾十年沒有做到不一定是你不知道方法,往往是因為自己限制了自己。當然這書也有好的地方,就是里面介紹的書大多都好,有些我也看過。國外這類方法論書籍有個特點,大量案例,穿插心理暗示和調整方法,他們往往就一個方法或主題深度論述,不會在一本書里講這么多關聯性不那么強的各種方法。所以我覺得接受度和應用比這類書好一些,如果能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從小事著手可能會對生活、學習、工作產生積極影響,但很多讀者又覺得這類書寫的太啰嗦。
總之,不喜歡并不代表這本書不好,如果你沒有太多時間去看本書里面介紹的那么多書,不如就看這一本。
54/100《時間的女兒》
這本書是很多書單都推薦過的,又是推理書籍,本應是我喜歡的類型,可是我讀的異常痛苦。小說中所謂的案件是英國歷史上一宗家喻戶曉的故事:理查三世為了纂取王位,謀殺了囚禁在倫敦塔中的兩個小王子。嫌犯的“罪行”令人發指,更令人深思。但是病床上的格蘭特探長卻根據他縝密的推理和很多朋友提供的資料幫助,一舉推翻了流傳四百年之久的歷史定論。時間的女兒,The Daughter of Time這個書名出自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The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 not of authority." 意思是
真相是時間的女兒,不是權利的女兒
。這句名言反應鐵伊在書里的指控:國王亨利七世謀殺王子并篡改歷史。
這上面好些話是我百度搜到的,書的內容我都看懂了,可是英國的歷史,那些人物,家族,王朝更替簡直亂到令人發指。最先要吐槽的是英國人取名字的能力,學英語的時候知道他們有繼承先輩的名字慣例,于是乎,整本書到處都是查理、喬治、伊麗莎白、瑪格麗特、亨利、愛德華......前后再加上各種王位一世二世三世公爵伯爵夫人小姐。天呀!!!太折磨了,然后他們的王朝更替也很奇怪,說改族換姓但又不是和中國古代一樣徹底的改族換姓。我根本沒有讀到一點推理的樂趣,可想這個閱讀體驗是多么糟糕,看見豆瓣評分那么高,很多人寫的書評那么好,我只能說我在英國歷史上很無知很沒文化。要不要系統的看一下,我考慮考慮吧,光這些名字我都傻了,也不知道我高中外國歷史咋學的,記憶中我學的還挺好的呢。
影
繼續追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1集和綜藝《快樂男聲2017》6集
音
聽了一張爵士,一張合輯。
運動
依舊是KEEP加慢跑快走
生活
去室外游了一次泳,兇惡的太陽直接把我曬傷了,還好我給七七抹了防曬霜,現在真不比年輕時了,我長這么大幾乎沒用過防曬霜,也被曬傷曬黑曬脫皮,那時候沒覺得是個啥大事,一冬天都白回來了,可這次覺得難以忍受,一碰就疼,紅腫發癢,這幾天還脫皮。以后這種大太陽還是少外出活動吧,必須出去也一定要抹防曬霜。
七七很喜歡畫畫,我給她買了一張白板墻貼,其實就是白色光紙,畫的畫濕布擦擦就掉了,圖片中綠色的兩個娃娃是七七畫的媽媽和她,也是第一次獨立畫出個樣子來了,之前都是胡抹胡涂或者和我共同創作。就算把媽媽化成了綠青蛙,我也很開心。
言語
1、只有堅持做一個你所喜歡的自己,你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功。——《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2、正如英國作家羅根·史密斯說的:“這個宇宙上的一件古怪的事情是,雖然我們大家意見不一,我們大家卻總是正確的。”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而對別人的否定意見產生本能的抗拒。不喜歡聽批評恐怕是人的一種天性。因此對于那些能克服這種天性,理性和虛心接受批評的人,我總是心懷敬意。——《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3、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信息是爆炸的,知識是過載的,觀點是鼓噪的,熱點是速朽的。而反過來,專注在一件事上,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態度和行動,則是最稀少和最珍貴的。——《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