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產(chǎn)品在上線過程中,由于課時數(shù)的增加,逐漸出現(xiàn)了一些之前沒有的問題。
1,不來上課的學生多起來,并且不接電話,老師、客服完全聯(lián)系不上;最終導致課程會沒上課或者退課,老師一直處于焦躁的等待。鑒于產(chǎn)品當前仍在推廣期間,原因之一:可能很多人都收到了免費券,畢竟是免費的,學生并不是很珍惜,等真正花錢購買,這情況應該會少很多;基于此給出如下操作:距離上課四課時之前,老師、客服如果多次聯(lián)系不上學生,由客服操作退課并給學生、老師端均發(fā)送消息、免得老師心慌慌
2,一些課時出現(xiàn)了一些中差評。平臺目前老師數(shù)量不多,且都是運營嚴格把關篩選出來的老師,線下老師群會時刻與運營產(chǎn)品互動,基本上這些老師資質(zhì)、師品都是完全信得過。但是在老師如此盡心盡力的情況下,因為某些客觀原因收到學生中、差評,想必他們是非常郁悶、憤怒又覺無力的。
比如:學生遲到了很久才來上課、老師因為還有下一節(jié)課不能拖堂,學生因此給差評;還有學生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一般不給人好評”;這個時候老師們對產(chǎn)品有兩個建議:1,老師能回復評價,對于辛苦準備卻得來的差評,老師有非常強烈的傾訴維護權利的心情;2,差評往往沒有文字描述,老師經(jīng)常會覺得無力,因此建議差評時,讓學生必須填寫理由,這樣心中也有數(shù)。
從產(chǎn)品角度考慮:
第一個問題1、可以做,因為在第一版就考慮要不要加回復,當時是想上線后看一下數(shù)據(jù);其次,老師與學生互動也沒問題,只是產(chǎn)品并不會主推這個功能,而是給老師提供一個入口。
2,在做老師回復評價時,我就想:如果老師看到一個差評,卻沒有文字描述,那么她是否無從提起?怎么去回復?如果學生給差評,產(chǎn)品層面要求他必須給出文字描述,是否可以?其次,這樣能避免一些惡意差評,增加差評成本。這時候有同學提出了幾個場景:1,學生在給差評的時候可能是很憤怒生氣的,他給個差評提交,系統(tǒng)卻提示他必須填寫文字才能提交、會不會一怒之下卸載軟件?2,其次,這并不能有效,可能他會隨意復制一些文字,隨便打一些亂碼就提交了,這樣導致、治標不治本。3,如果他如果他惱怒之下,寫一些很難聽的污言穢語,豈不是有辱平臺形象?
針對這幾個問題,我和大俠同學進行了探討,又做了一一對應梳理:
1,導致卸載這種情況應該不可避免,但是幾率應該不高,而且評論本身不是強制的,而且她可能是給老師差評并非平臺
2,即便隨便打字復制,也提高了差評成本,并且如果隨意寫這些內(nèi)容并不能為她的差評帶來效果、可能看到這些的人反而不care這個差評了?試想:當你在淘寶看一個商品評價時,產(chǎn)品點開去看卻發(fā)現(xiàn)是一段“哦哦哦啊啊啊。。。”這種根本沒有意義的文字,你還會在意這個差評嗎?
3,同上,污言穢語不會給他的差評加分,理由同2,并且平臺后期運營會做相應處理
最后其實從用戶心理來考慮:當用戶針真的對商品或者服務很憤怒生氣,要給出差評時,應該會有強烈的吐槽念頭,甚至是投訴。對這種真實存在的差評,要求她寫文字,應該并不算過分;其次,如果只是因為自己遲到,上課時間短,就給差評,這種情況下可能她才不想去寫文字描述。
總之,平臺有義務保護老師,有義務降低惡意差評,提高差評的成本;其次,這樣能真正幫助用戶篩選老師;老師也能有針對性的回復給自己的惡意差評。其實,后期應該也會要針對刷好評做出改變,只是現(xiàn)在還沒到那個階段吧,畢竟刷好評的成本較高。
現(xiàn)存產(chǎn)品的借鑒:
1,京東、美團無論差評、好評,都需要填寫評價內(nèi)容。
1)當我給差評的時候,我都會寫出一些文字的,因為針對很生氣,不寫出來怎么讓其他人看到呢?
2)當我給好評時,有時候只是想打個標簽,快速拿個積分,要求寫文字時,我可能就不評價了。
2,淘寶只有星級,無內(nèi)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