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開始忙起來,所以沒有早睡,沒有早起,沒有輸入看書,沒有練字?,F在才知道,持續做一件事情,是多么困難!
重新復習了《為什么你總是“半途而廢”》,所謂堅持、努力,就是骨子里不想做的事情,所以堅持做的事一般做不成。策略是給每一件事情賦予重大意義,甚至多重重大意義。“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往往只不過是一念之差,可實際上的價值差異,卻是整個世界的差異?!边@是這種策略帶來的不同。我沒有堅持下來,是因為這些事情,在我看來是沒有重大意義的嗎?如何給想做的事情賦予重大意義。這要自己想辦法。
對于賦予意義,當一件事情是被賦予意義的時候,自己要認同,不然會起到反作用,覺得是在逼迫自己。也就是要在骨子里認同。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有一點的逼迫,總是在心里去抵觸他,這個應該是自己的思考不夠,或者不成熟的表現。每件事情,可以看待的角度很多,想要找到對自己的意義也不難,難的就是這個意義是真正意義上自己認同或者思想認知上接受的。
除了賦予正面的意義,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為”沒有它的存在“賦予很多負面意義。花幾天甚至幾個月去羅列。嚇自己,把恐懼深深進入潛意識。
另一個重要的技巧是社交化學習,社交,從來都是學習活動中的一部分。想盡一切辦法尋找擁有那項技能的人以及人群,盡量與他們共度大量的時間;沒辦法一對一交流,起碼也要時刻關注他們。關于,社交也 是一種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己以前認識不深。因為自己經常都是一個人看書學習。很少有過學習方面的社交。這也是自己的一個短板,關注自已想成為的人,這在現在互聯網的時代是一個很便利的事情。除了自己一個人學習,還可以尋找更多的同伴或者榜樣。
歷史總是很相似,記得以前的時候,也是這樣一種狀態,想做一件事情,或者學習一項技能,前期能夠很投入,但是總是不能夠堅持。而這幾個技巧策略,以前自己沒有遇到過,所以自己不知道還有這些方法。但是,現在自己已經遇到了。所以,不能給自己借口去逃避。做成一件事,只要成功一次,就能知道這種做法是一個突破口,打破自己不能夠持續的循環。
生活本來就沒有意義,所謂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這對于學習,對于成長,對于各方面。其實都是相通的。就是去給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個全新的,自己非常認同的,或者非常害怕的,去找到共同目標的人群,去關注,接近他們,用他們的行為來影響自己的,讓自己在骨子里,潛意識上去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