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道簡書這個寫作平臺,快兩年了。
那時候,簡書就像是鄰居家的樂園,我常站在籬笆外望著,然后走了。當時,我更偏愛公眾號,把自己三三兩兩的心情,統統付諸于彼。
有天,心血來潮,也注冊了簡書賬號,不過已是一年后了。隨后,丟了篇讀書感悟,算是在這地開荒了。不料這篇讀后感還被簡書薦書公眾號摘去發布了。
總算在簡書有一畝三分地了??上也粔蚯诳?,老學那不務正業的漁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大半年下來,荒地還是荒地,連雜草都不來長。
九月末,新疆的秋已深,去了兵團的農場采風。郊外的田野,處處是豐收的喜悅——稻谷飽滿得垂頭,大瓜長得滿地亂爬,葡萄架上果實串串,棉花地里宛如下過一場大雪......我突然有點悲傷。我的地里,顆粒無收。
02
回來后,開始奮發圖強,筆耕不輟。寫文、整圖、更新......曾經快遺忘的經歷,被自己一一拾了起來,在筆尖下輕輕流淌著。字里行間中,都是遇見的溫情;圖片映像里,都是忘不掉的故事。我愛我寫下的每篇圖文。
會不會有著急的時候?會有。
當自己精心寫下的文字,被各專題拒之門外的時候,也會灰心。拒稿的紅色表情,真的道出了我的心情,那么那么的難過。
有時還會收到小編的簡信,特意告知稿子被拒,還有投稿須知的鏈接。通常,我會點進去看看,哪里不符標準,下次投稿該專題時特別注意下。
畢竟客觀條件不能改變,那就多從自身找原因。有規矩,才能成方圓;有標準,對寫作者來說才有公正。
03
常常,文章寫完發布,我就不大管它命運如何了。就像是自己辛辛苦苦撫養長大的孩子,當他能獨自面對世界的時候,我便不多干涉。一切隨緣。有人賞識固然好,沒人賞識也不怕,我都愛著。
對于文字,我是敬畏的。這份敬畏之心,讓我不得不用心。用不用心寫作,讀者是能夠讀出來的。一日不能,便兩日;一月不行,便兩月。寫作,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積月累的過程。
量變,真的會引起質變。慢慢地,更新的文章十有八九被推薦上首頁,我也成了首頁???。有一天,我還發現我成了《旅行》、《攝影》和《散文》專題的推薦作者。這種認可,對寫作者來說是種強大的支持力量。
沒有人支持的時候,我要很努力,這樣不會讓自己失望。當有人支持了,我必須更加努力才行,這樣才不會讓喜歡我的人失望。
04
早上醒來,發現今天31日了。
很感慨地發了個朋友圈:“這么快,十月又見底了。正兒八經寫了一個多月的文,粉絲從一千漲到了一萬,還獲得了優質內容作者的認證。2017年,還有倆月,繼續辛勤耕耘吧。懷里揣著太多種子了,得讓它們發芽、成長?!?/p>
算是對十月的總結吧。
這個月為了沉下心寫文,放棄了去阿勒泰看秋景。也幾乎閉門不出,每天守著一窗的陽光和綠植,在電腦上快樂地種字。
我的荒地,慢慢耕耘成了沃土。我要做個辛勤的農夫,再勤快點,多多播種,趕在明年春天,看它們茁壯成長。
期待風和日麗,期待春暖花開,也期待我們在文字里相遇。
十月,再見。
十一月,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