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有兩大哀嘆:一嘆知己難求,二嘆世事無常。
這世上唯一不變的,是世事都善變。
如果說人生如戲,“無常”便永遠不會讓你按預定的劇本出演。
面對無常,一切都是猝不及防。
1.人,生而脆弱
在前不久的7月7日,高考的第一天。
貴州安順一輛正常行駛的2路公交車,突然撞斷路邊護欄,墜入虹山湖水庫。
經過救援人員近十小時的不懈努力,當晚搜救出37人,但其中21人死亡,還有5名是學生。
一場意外,讓他們永遠錯過了生命的終點站。
甚至車上還有一名是上午還在參加高考的女生。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有人走進了考場,有人卻被強行交了白卷。
21個人的離去,是21個家庭的破碎,上百個親人的傷心欲絕。
在無常面前,人的生命脆弱得不堪一擊。有時就是那短短幾秒,便陰陽兩隔,永不相見。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想過得平凡都難。
我們不僅經歷了災難,還見證了歷史。
誰也沒想到豬肉會輸給口罩,口罩會成為年貨。高考延期一個月,奧運會也推遲一年。過年在家學做的美食,原來都是為了創業擺攤。不敢辭職,怕找不到工作,更怕工作還在,公司沒了。在家時間變多了,但錢花得一點也沒少。
多少人年初定下的目標,都簡化成了“活著就好”……
作家方方曾說過: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生活就是這么出人意料,容不得我們說還沒準備好。
經歷了太多起伏,才知道平凡真的好難。
2.無常,才是生命的日常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可一不小心就是后會無期。
一直以為,有些事有的是機會去做,有些人總還能再見到。
可生命中來來往往,多的是乍然離場。
上天要把一個人從你生活中奪走,是不會和你打招呼的。
告別有時甚至都不需要儀式,真正的離開總是悄無聲息。
有時甚至在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清晨,有的人就留在昨天了。
其實,我們早已與世上的許多人,都見過了最后一面。
即便沒有遠隔山水萬重,也沒有彼此相遇重逢。
有些人,如果沒有刻意地去見,就真的再也沒見過了。
小時候聽《送別》這首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總覺得離別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
但長大后再聽已是“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才明白離別應該是豁達的。
人活著,就是一個不斷遇見,又不斷失去的過程。
我們來世間一趟,就像參加一場音樂會,教會你音樂的人,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場,曲終人散之時還在你身邊的人,不一定就是最初的那個人。
不是所有人都能相伴一生,大多數只夠陪我們一程。有的人相識就夠了,余生就算了。
歲月變換里,看淡人事無常,才是生命的日常。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3.下輩子,我們不會再見了
這世上總有許多感情,擁有時我們習以為常,分開時又猝不及防。
意外和死亡都是不速之客,離別可能就在下一秒。
世間最遺憾的就是,有的人,你都來不及和他好好道別。
如果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見面,最后一次聊天,也許分開時會擁抱得久一點。
珍惜總是在遺憾后才懂得,遺憾再怎么樣也回不到懂得珍惜前。
作家錢鐘書寫過這樣一段話:
似乎我們總是很容易忽略當下的生活,忽略許多美好的時光。而當所有的時光在被辜負,被浪費后,才能從記憶里將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積的灰塵,感嘆它是最好的。
最好的時光,不一定什么都擁有,但一定什么都沒失去。
納蘭性德也寫過:“當時只道是尋常。”
你現在以為的平凡的每一天,也許都是余生最幸福的一天。
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不幸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一個更字。
人間最動聽的句子,就是“我回來了。”
最美好的道別,就是“晚點見。”
最幸福的事,就是一家人整整齊齊地圍坐在一起吃飯。
這個世界除了死亡,所有煩惱都是擦傷。平安健康就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人生就是一趟以死亡為終點的列車,每個人都是旅客。我們無法控制誰會在哪一站下車,但我們能決定,善待每一個和我們同路的人。
因為不知來生是否再見,所以今生才要更加不留遺憾。
能愛,就別等有空;能珍惜,就別等以后。
每一次擁抱,都要用力一點。每一次相聚,都是最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