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7第三組童磊微課學習感想:
上周參加婦聯系統大內訓,今天上午才有時間爬樓收聽完第五期卓越大學的第二次微課,這次微課由成長部蔡部長講授《親子導師的成長之路》。
非常感恩卓越父母為親子導師們建立的一個又一個學習空間,蔡部長的微課讓我再次清晰為什么我們叫“親子導師”,因為“BE DO HAVE”,導師是一個非常高的身份,我們的成長方向就是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的、有影響力的家庭教育親子導師,所以我們不叫老師和講師。每一次沙龍講座也是在不斷的提醒自己,我的行為配得上一名親子導師嗎?我配得。配得感來自目標的堅定和在源源不斷的努力,我做我說,我說我做。
蔡部長還向我們分享了親子導師成長的三大迷失、成長的三大動機、成長的三大方式、成長的三大標準,全都是經驗干貨,像及時雨一般滋養我成長。我們要站在巨人肩上學習,少走彎路。蔡老師的建議是平時學習外,還應多來復訓、多做義工,特別是義工學習的層面是不一樣的。但是忌“學霸”,就是什么都去學,我理解為學雜無益。學了后,更重要的是“習”,就是多練習,強調的還是“射箭原理”,唯有多練習多射箭才能進步快。建議我們不要限制于講沙龍,而是每天多突破自己5公分,就是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方法有每天連接一個陌生人或做主持人、帶大家玩一個游戲,甚至每天對一棵樹講一番話也是可以的。“學習”后還要多“思考”,這個對于我來講非常的相應,因為過去講沙龍多,聽自己沙龍錄音進行總結的少,如果不去多聽自己的錄音,真的是“低水平的重復”,進步慢。下一步,我會錄制每一次我講的沙龍,然后進行命名歸檔、收聽總結。
親子導師的成長之路,一定是自己主動成長的,只有先讓自己成長了,才會更有力量去幫助家庭、幫助更多的人。所以“先溫暖自己,再溫暖別人”很重要,且不可以把順序搞反了。
感恩蔡部長的授課分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拒本心,是謂自在。我會努力加油的!
---微課聽聞筆記---
一、老師、講師、導師的區別
1.老師。講臺前講他準備的知識內容,并不關心聽者需要、喜歡的東西。
2.講師。社會上一些培訓機構的講師身份,講聽眾想聽的內容。
3.導師。能夠引領一群人成長。卓越父母的親子導師,是一種先定為的身份作法,希望所有愿意走在親子導師事業路的人,掌握“BE DO HAVE”的過程,即“定為、做為、擁有”。
二、親子導師成長的三大迷失
1.年齡大,就成長得好嗎?
不是,借書《巨嬰國》,讓我們認識到心靈內在的成長,才是真正的成長。
2.越成功,就越成長?
不是,一項數據調查北大入學新生(本科+研究生),40%新生覺得人生沒有意義,甚至有些人想過自殺。
成長的人,內在富足,外表自然光顯。
……
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
3.可不可以不成長?
遇到小問題時,如果不及時處理解決,問題很可能變成大問題,再處理就很難了。
我們如果不主動成長,可能會被痛苦的被動成長,被迫成長代價是很大的。
……
三、親子導師成長的三大動機?
1.為自己
2.為家庭
3.為更多的人
請問,您的動機是哪個呢?您覺得哪一個成長動機會更有力量呢?
成長的動機不需要特別的偉大,而是需要真實。
如果我們都不能更好的愛好自己呢?是很難愛好家庭和他人的。
……
《幸福從接納開始》這本書有非常重要的觀點。所有的接納從接納自己開始,所有的成長從成長自己開始,所有的幫助從幫助自己開始。
所以希望所有的親子導師們,先從成長自己、愛好自己開始。
四、親子導師成長的三大方式
1.學
站在巨人肩上學習,減少走彎路。
建議多復訓、多做義工。
忌“學霸”。
2.習
多練習,射箭原理。每天突破自己5公分,突破自己的不太舒服、不熟悉的區域。
3.思考
無論做什么,一定要把自己每一次成長錄音錄下來,有可能的錄相。下來多聽自己的沙龍錄音,做為一個聽眾去聽。
這個方式看起來很麻煩,但對自己的成長幫助會很大。
4.小結
學是吸取能量,但回到生活當中會消耗能量。
習是自我產生能量,我們是要成為導師、成為太陽的人,習是成為太陽的唯一方式。
思是凈化能量的方式,思讓我們能量等級越來越高、越來越大。
五、親子導師成長的三大標準
1.越來越溫暖
生活中自己感覺自己、別人也感覺到我們自己越來越溫暖就對了。如果是焦慮增加、或與自己孩子、愛人、父母的交流互動越來越不好,就要調整自己的方向。
溫暖自己和家人、身邊人開始的,而不是溫暖與我們不認識的人。
2.越來越有影響力
通過成長,能夠很自然的影響到孩子、另一半、父母、公婆。再是沙龍影響與自己不認識的人上課。
3.越來越幸福、自在
導師成長的路上,雖然我們還會不斷遇到挫折、挑戰,但是我們能感覺到人生越來越幸福,越來越自在的時候,恭喜各位達成這一目標,我們的人生就真的美滿了。
六、小結
分享華嚴經的兩名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不拒本心,是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