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上一期的心智成熟之旅,我領悟到了人生苦難重重,真正的勇士是敢于直面人生的苦痛和艱難,而且這是畢生的任務。這一期在麗芳老師的再一次帶領下,領悟人生的錯綜復雜。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苦澀如黑咖。猶如冬日里,經歷風中凜冽的刺骨之痛后而格外珍惜暖陽。成長中的痛苦都是有價值的,人的大腦是一個很神奇的工具,它會自動給我們規避一些苦痛的心情,躲避他。漠視不代表會消失。最好的方法,是承受他的悲哀和沉重,使之轉化為意識成長的養分。
? 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找出問題的根源進行自我調整。這比發泄憤怒情緒,更容易收獲成長。但后者卻是我們常用的方式。在憤怒情緒的煎熬下,責備自己和他人。循環往復的惡性循環。唯有寬容能停止這一切。
? ?寬容,讓我們直面傷害,肯定它的存在,寬恕那個時候的自己和他人,事情既已發生。忘掉,是不可能的了。與它達成協議,承認,我做錯了。宮崎駿的動畫《千與千尋》:“曾發生過的事,是不可能忘記的,只是一時想不起。”苦痛到達臨界點后,存儲在回憶里,但心已淡然,不會在糾結。過程中不斷反復自問,反省,對自己做覺察,從而改變自己的意識行為,從小宇宙到大宇宙的過程。寬恕是一種自私的行為,表面上看你是原諒了他人,其實當你是放下了心中的憤怒,內心已然得到真正的安寧,最大的獲益者其實是自己。
? 紛繁復雜的人生,每一次的逆境把它看作也是一種恩賜,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反復自問,不斷的改變著我們的本性。在心靈之旅上,感到困惑的時候,也是福分到來之時,以積極的態度去尋找答案,不斷的學習,接近真理。揭開冷漠的面孔和偽裝的事實,看透了真相。
? ?在與心靈對話的探索中,深刻的熱愛自己,珍愛自己的生命與健康,重視自己的心智發展。認真反思,感悟自己的認知地圖。不破不立,當慣性的認知方式,被破壞的時候,通過懺悔來重新認識自己。
? ? ? 愛的真諦,在促進自己的身心發展時,去愛自己和他人,愛不是依賴,也不是自我犧牲不合理的給予,破壞性滋養。愛是尊重個體的獨立成長,互相激勵,促進彼此的心智成熟。
? ?書中解答我對神話傳說的疑惑。神話是描述復雜豐富的人性,幫助發掘人性,和認清自我。圣經是各種傳說,歷史,神話,規則的集合體,包含著隱喻。
? 上癮之人,把精神寄托在某事物。本質上的心靈對歸屬的強烈渴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力量,只是混淆了方向罷了。走出迷茫,尋找沙漠中的綠洲。
? 我們的人生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會走向死亡,它的存在是賦予生命的意義。有限的生命力,尋找無價的意義所在。生命的本質就是不斷的改變成長,衰退,還有消亡的過程。
? ? 心靈成長的四個階段:從最初的混亂無知,反對規則。再到后來,在父母的引導下遵守秩序。到成年后,我們開始對生活感到迷惑,然后去鉆研,追求真理。最后是探索內心的神秘之處,看清事物的本質。每個階段都會帶我們的心里,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反省自躬,以此獲得心靈的成長。
? 承認事實是需要勇氣的,它需要我們有堅強的內心去接受可能發生,失去的東西,遲遲沒有邁開一步,因為害怕失去,天天在焦慮煩躁和不安中度過,不如做好準備去面對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會發現,事情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的糟糕,反而為你開辟了另一條美麗的通道。
? 我們都在渴望英雄出現,來拯救我們,但生活卻一次次的讓我們失望,最終你會發現,人人都有缺陷和軟肋,都渴望愛,也都不完美,最后我們學會了成為自己的英雄,主宰自己的人生。
? 大家一起共度又度過了一段時光。很期待能相聚在下一次共讀里。網絡社交,雖然是生活中無效的朋友圈,大多時候,卻可以減輕內心深處那種無以言表的孤獨挫敗感,身邊沒有人懂我,手機里卻有很多人懂,這種情感上的契合,滿足內心所需。也就因為這個共同的價值觀和陌生人關聯在一起,社群是心靈的棲息地,也可能比其他的社交圈更有效。
? ?愛是所有不完美中最為完美的表現,那么社群就是它的聚集地。它以珍惜為養分,情感輸入以滋養生長,煥發屬于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