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翻轉是一個漢語詞匯,它的基本解釋是“使圍著或好像圍著一個軸旋轉”,也可以解釋為翻來轉去、翻過來、猶變換、推翻或徹底改變。在當今教育形態下,有人說“翻轉”已然成為當今教育形態下的主題詞。那“翻轉”為什么會成為當今教育形態下的主題詞呢?其實,教育者眼里的“翻轉”是一種手段、是一種方法、更是人們的一種觀念。今夜,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 ? ? 1.翻轉的課堂
? ? ? 新教育觀念下的“翻轉”已成為主題詞。而作為“翻轉”系列之一的翻轉課堂其實是一種手段,它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 說了半天,也許你會問翻轉課堂到底是什么樣子呢?其實,所謂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一種教學形態。翻轉課堂改變了教育學的出發點,既然今后學生要面對信息時代,那學校教育就應該因勢利導進行改革,讓學生在信息環境教育下學會學習和學會生存。翻轉課堂改變了我們的教學實踐,我們再也不會在學生面前,給他們一節課講解30-60分鐘了。
? ? ? 翻轉課堂情形下老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他是學生身邊的“教練”,而不是在講臺上的“圣人”。它對教師的要求更高,需要的教與學的知識、技能更加豐富多樣。翻轉課堂情形下,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習,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教育。學生即便課堂缺席,但也可以通過視頻進行學習,并不會被甩在后面。
? ? ? 2.翻轉的觀念
? ? ? ? 這里我們還以中國和美國為例。人們都以為美國的教育好,就連女兒也經常說,“如果我生在美國就好了,這樣我就可以不用總去學校了。而且美國的課堂不像中國這樣,是可以來回走動的……”女兒總是很羨慕地說。哈,女兒的眼中美國的教育要遠遠好于中國式的應式教育。在女兒眼中,美國的孩子學習壓力小、課業內容少、業余文化豐富是她羨慕和向往的地方。
? ? ? ? 殊不知,美國的高中生業余訓練一點也不比中國孩子少。就以喬興家附近的一條街為例,整條街都是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有舞蹈、音樂、美術等等,比例要遠遠高于中國。但一個在美國長大的孩子,更加重視的是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而不是學習成績和升入名校。相對于美國的教育,中國的教育要顯得“古板”些,目的性、功利性要更強一些。但人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需求的變化,中國式的應試教育或多或少地正在發生著改變,中國人的觀念也發生著翻轉。一些有眼光的父母面對孩子的未來時,也會多方面權衡,而不是早期的“一言堂”。
? ? ? ? 就拿麗麗來說,面對著高中的直升資格和一所美國國際學校,她最終選擇了去美國讀書,因為她的父母覺得相對于學習來說,她更需要的是去了解不同文化,而不是單純的應試。初中畢業后的杉彬,并沒有像其他被重點高中錄取的新生一樣去補習課程,而是選擇了父母為她安排的給演藝明星作服務的實習生工作。其實,這就是一種觀念的轉變。觀念的翻轉來自于教育的多元化和資源的不斷豐富。
? ? ? ? 以前“獨木橋”的社會選項和經營教育的選拔機制,使得教育成為一個非常功利的事情。而隨著教育的普及,引導和發揮個性的潛能,越來越成為共識。知識對于社會具有部分功能和作用,但是社會并不需要那么多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每個人都應該有成功的人生。綜上所述,這些內容不正意味著我們的教育觀念在轉變嘛!
? ? ? 3.翻轉的年齡
? ? ? ? 幼兒園大家并不陌生,孩子們還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家長送去了幼兒園。有些是因為工作需要實在抽不開身,而身邊又沒有長輩幫忙照顧孩子,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了。而有些家長是想讓孩子早些過集體生活,讓孩子能有更多的玩伴,能早些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所以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的。但無論是那種情況,中國式的幼兒園都還是很功利的,就拿女兒小的時候,由于我工作忙,老人又不在身邊。
? ? ? ? 所以,在女兒16個月的時候,我就狠心地把女兒送到家附近的個人幼兒園里。女兒是當時幼兒園里年齡最小的小朋友,但卻是去的最早,走的最晚的那個。當時也不太懂,只覺得個人幼兒園價位低而且還能學到“東西”。現在想想我真是有點鼠目寸光、目光短淺了。其實,現在看來還是正規幼兒園要好些,雖然學習的知識少,但注重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會養成許多好的習慣,尤其現在的小朋友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被寵壞了。
? ? ? ? 在這樣的大環境里生活,多少會減少學生的那股傲氣。其實,很多人認為,很多學習的技能是到了一定的程度、具有一定基礎才能夠實現的。但在反思者眼里,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就拿語言和文化來說吧,語言和文化學習更重要的是接受的態度,而兒童和沒有被我們傳統教育污染的受教育者,也許接受性更強一引起。在全球化的今天,語言本身的技能并沒有那么重要,文化和語言方面的膽量反倒是比較重要的。Tom從幼兒園開始的國際化和跨文化教育,也許給孩子留下來的最重要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開放的心態。
? ? ? 4.翻轉的課堂和城市
? ? ? ? 人常說,社會是最好的大學。以前人們知識的獲得主要來源于學校,尤其是高等的學府,而現在不一樣了,在學校之外的社會,有時候獲得的知識要遠遠多于高等學府,而這些知識往往會更多、更新、更優。
? ? ? ? 現在的大學也不再是求知者獲得知識的唯一的象牙塔。在人們眼里,社會成了最好的學校,社會曾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輟學”人才。如世界首富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行星第二富有人埃里森、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等等了不起的人物。社會環境居然培養出這么優秀的人,那社會環境如何才能營造出一個適合教育的環境呢?
? ? ? ? 其實城市中的建筑、環境、盲道不僅僅是服務于城市的功能定位。城市的行為規范、環保、綠化和環境也不僅僅是服務于人本身,如果恰當地與教育結合起來,就能夠形成一個良性的社會教育系統。這種社會教育系統所彰顯的示范效應甚至遠遠高于學校教育本身。在大學更多的承擔和實用主義和社會性的同時,社會正在翻轉成為一條更大和更加有效的教育機構。翻轉的城市使得學校更像一個社會,社會更像一所大學。
? ? ? ? 無論是翻轉的課堂、翻轉的觀念、翻轉的年齡,還是翻轉的城市和社會,其實“翻轉”的視角,更有助于我們找到答案。教育的本質在社會、城市和教育之間得到空前的一致:教育改變行動。這種改變的來源在于社會更加集中的資源、更加解放的時間,更加游刃有余的科技和更加集中的信息技術。未來,讓我們與時俱進用”翻轉”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用“翻轉”的思維去審視問題吧,用“翻轉”的手段去踐行教育!努力爭做教育變革的參與者、促進者、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