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大三在讀生,今年將要和許多考生一起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其實想想,大學四年就這么碌碌無為的過去了。從大一剛步入校園,感覺什么都是新鮮的,認為脫離了父母的管轄,自己可以自由放縱的過完大學四年,可這也是想想而已。大一的時候,我過得特別忙,每天都要開各種例會,參加各種活動,還要趕各種報告,作業,甚至覺得大學生活簡直比高中還要累。到了大二,逐漸變得懶散起來,活動也是可有可無的參加,例會也是可有可無的參加,到了大三,就是現在的我,變得更懶了,什么都不參加。回顧這兩年半,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從勤快變成現在的懶惰。
?我覺得我這樣也就夠了,入學兩年半我,拿過一等二等獎學金,拿過全國設計比賽三等獎,拿過學校的優秀班干部等等。高中班主任曾經這樣說過我,希望你收斂自身的光芒,真正破繭成蝶。想想也是對的,大學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光鮮亮麗的外表都是靠人脈,臉皮堆積起來的,實則,你其實什么都不是。你拿了那么些個獎狀真的很了不起?還是你做了部長主席真的很厲害?能力很強嗎?這值得我們反思,是自己真正有能力勝任這些,還是這些光鮮亮麗的外表底下卻是漏洞百出的腐敗。
?這是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年代。90后的大學生都是一大把一大把抓,那么00后呢?所以及時補充自己的儲備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不管你能不能考上,至少你努力過,至少你沒有完完全全揮霍這四年的青春。曾經看到過一句話,人不風流枉少年。是啊,我們何必要把自己的青春花費在學習上?為什么不瀟瀟灑灑的過完整個青春?在考慮到底考不考研究生的時候,我也猶豫過,為什么要考研究生?難道只是為了混一個文憑?(考不考得上還是一個問題)我想,我的答案是:多讀書,至少真的可以幫你豐富自身的知識。我曾經試過,在成天沒課的時候,成天打英雄聯盟,成天打王者榮耀,不是裝逼,真的特別無聊。所以,我決定看書,不管我自己考不考得上,我準備花三年的時間來嘗試。
?從今年暑假開始,我就每天早上八點起床開始看書,一直到晚上十點。而這個習慣,也僅僅維持了一個暑假。開學到現在,我每天滿課,每天都有作業,我學的設計,作業超級多,但是我還是會每天抽兩三個小時來看書,周末都會用八個小時呆在教室看書。在這期間,我也郁悶過,為什么別人在暑假的時候可以出去玩,而我,只能每天呆在家看書。為什么舍友每天打游戲看電視劇,而我,還是只能看書。因為我想,既然自己選擇了考研,就不能只是想想,要付諸行動。我一直用這樣一句話激勵著自己:希望你的努力不是一時興起。我也很裝逼的用這句話在有道詞典里翻譯成英文改成了我的個性簽名:Hope your efforts , not ?on a whim . 我把這句話貼在桌上,掛在臺燈上,只是為了提醒我,這個想法,不能一時興起,只能持之以恒。這算是一種人格完善吧。
?人格完善程度決定你發展的高度,希望每一個考研的小伙伴,再決定貪玩的時候,想想,你的努力,不是一時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