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班,微信消息響起,打開一看,友人發來了我們小時候的一張照片,突然思緒如潮,于是決定寫一篇關于我倆,關于友情的文章。
01.第一個朋友
我們相識在小學,剛認識的那會她待我并不友好,我們的學校剛好坐落在她們社區,而她和她的小伙伴則猶如地頭蛇般的存在。
她送給我的第一份“禮物”便是緋聞,剛知道我的名字,她便詭異的笑笑說:“原來是你啊,那誰說你是他媳婦呢”。于是乎她把這個事告訴了所有人,未曾想,這樣一鬧,我居然背著誰誰媳婦的名號十多年。
后來聽她說,當初在我沒轉學來之前,那誰曾在教室當著所有同學的面說我是他媳婦,她當時就記住了我的名字。家長們的一句戲言,那傻男孩子的童言無忌,加之她的傳播,我不明所以的就背了這個鍋。
那時候的她多才多藝,是班里的文藝委員,唱歌好,學習好,畫畫也好……總之,覺得她很有帶動力。想想現在我的一些好習慣,可能也要得益于那時候的她,她帶著我們幾個女同學一起抄歌詞;設計裝飾自己的筆記本;一起做畫冊等等。我們總會相互比較,而她總是做的最漂亮的,可是沒想到現在也只有我還在堅持做這些。
她喜歡在上課的時候吃東西,家里帶的饃饃,餅干,小吃之類的,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她就開吃了。而每次她都會注意到我那渴望的小眼神,然后從桌下偷偷給我遞過來一點。我那時候一度覺得她的手是有魔法的,感覺她遞給我的食物總是比我自己帶的同樣的食物好吃許多倍。
我們也鬧過別扭,有次可能是打著玩吧,誰知我的手重了,打疼了她,她帶著哭腔用惡狠狠的口吻責怪我。我覺得她小題大做,沒那么嚴重,于是賭氣般的伸出我的手讓她還回來,她二話沒說便在我的手腕使勁抓了一把。我當時疼得眼淚都下來了,手腕被她抓了一個很深的指甲印,當時都出血了,我們互相怨恨至少有一周沒有說話。
也許有人會好奇,小時候的爭吵我怎么會記那么清楚呢,因為當時難過極了,我把這些都寫進了我的日記本。前段時間翻起來看到,我不自覺的嘴角上揚了,那時候的我們好傻。
后來小學畢業的時候,還是她堅持要和我拍張照片的。記得當時很怕老師的我們,等到所有同學都走光了,才唯唯諾諾的跑去找老師,懇請他讓照相師傅為我們倆單獨拍一張的。
后來上了中學,我們不在一個班了,慢慢見面的機會也少了,聯系就淡了。小學時一向活潑好動的她到中學慢慢靦腆起來,可能是學習成績下滑引起的自卑吧。而我卻和她相反,成績慢慢好起來,人也開始越來越開朗了。那時候的我們,如果能抽出點時間談談心,也許可以相互鼓勵,一同進步的,可是我們沒有,以至于后來很遺憾的分開了。
02.遠嫁
初中畢業后,她去市上上的一所中專學校,而我留在縣城上高中。那時候我們都還沒有手機,可是我們卻保持著書信往來。
記得那時候看班長從收發室帶回來一踏信的時候,內心總是雀躍的,好希望可以聽到自己的名字。我們保持書信往來有一年多吧,后來高中的學業重了,而她也忙著實習,我們才慢慢的聯系少了。
那是我人生中僅有的用書信、用文字來傳遞感情的時候,此后,通訊更發達了,可是那種情懷再也沒有了。那時的書信我到現在也還保存著,看著哪些被我們折成各式各樣的信紙,覺得那會手好巧哦。
聽到她要嫁人的消息時我讀大二,雖然震驚,但是一點都不奇怪,畢竟她走出校門也兩年了,在我們那窮鄉僻壤的地放,女孩不上學就面臨嫁人了。還好她的老公是她自己選的,至少她是嫁給愛情的,我替她開心,可是,難過的是她要遠嫁。
我們的家鄉和男孩的家鄉之間還隔著一個縣城,交通雖然發達,算算時間也就五六個小時,可那意味著我們一年見不了幾面了。
她結婚的時候我正好寒假,剛好能去送她,因為他哥哥剛結完婚的緣故,她家里也就沒為她辦喜事。只有一些最親近的人去送她到婆家,由于路途遙遠,預訂的車輛也有限,送親的人一再精減,可至始至終,她都堅持要我陪她去的。
男孩家里并不富裕,加之又遠,他家里人開始是反對的,可是拗不過她,也就同意了。而她媽媽告訴我,從談起這門親事開始,她一直很堅決,從未有退卻之意。我知道她還是我認識的那個她,認死理的她。
婚后她們夫妻相處的還算和睦,兩人也足夠努力,在我大學快畢業時,她們迎來了愛情的結晶。通過努力慢慢的在他們的縣城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車子,日子也不斷好了起來。
03.探病
今年年初,聽說她生病了,就連春節也沒能會娘家來,想想我們也好久沒見了,于是決定去探望她一次。
除了她結婚時送她,這是我第二次踏進這片土地,出了汽車站,到處都是陌生的感覺。只能等她來接我,在那空隙,我在想她這些年是怎么過來的,是怎么一點點的熟悉這片陌生的土地的,那該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遠嫁的她,在沒有親人的城市,受了委屈沒出哭訴該多么難受。想起之前有次她給我打電話,可能鬧了點矛盾,自己沒處發泄,便喝了點酒。電話中的她,哭的讓我心碎,可是我除了用蒼白的語言安慰她,竟沒有任何辦法。
她帶我來到她的家,小窩雖然很小,卻很溫馨,老公出車去了,要到下午才回來,白天她一直一人帶著孩子。而今天她看時間還早,就帶著兒子去了趟老年大學,而手機被兒子拿著玩的沒電了,差點錯過接我的時間。
我笑她年紀輕輕的就開始上老年大學了,她則一本正經的給我安利那里有多有趣,她在那學到了好多的東西呢。被她說的,我都對那個地放有點好奇了,準備要去看看呢,她總是有這神奇的帶動力。
我們在一起主要是聊天,雖然好久未見,可是一點都不陌生,有說不完的話題。我聽她說她這次生病的整個過程,真心覺得人生在世,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她說大病初愈后,她突然想清楚了好多事,以前干啥總是舍不得錢啊之類的,可是當她躺在醫院,她懊惱極了。以前真的是想的太多了,她一出醫院,就開啟了買買買的模式,直到花的和醫藥費希望多了才停手。
我笑她傻,也為她終于活通透了而開心。人生在世,遇到的磨難真的是太多了,可是,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各種顧慮,連自己都不善待自己,那么又指望誰來善待我們呢?
第二天準備隨她去見識一下她口中的老年大學呢,可是前一天晚上聊的太久了,早上都沒起來。看著她的兒子聰明伶俐,被她教育的很好,一家三口小日子過的不錯,她的身體也基本恢復了,我也就結束了行程回家了。
后來,我們各自走過了許多地方,也認識了很多人,有了新的朋友,可是我永遠記得她,我的第一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