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一些大牛,非常羨慕,便處心積慮的接觸他、模仿他,對諸如《30分鐘學會xxxx》,《一小時建立受益終身的xxx》的課程如饑似渴。但是結果呢?然并卵。因為你和大牛之間差的不是方法,而是別的東西。
在闡述我的觀點之前,我想請你看看中國的房價。
——很多人都在痛恨:城市的房價為什么這么貴呢?
當然貴啊,因為大城市意味著生活的便利、治安的穩定、服務的完善。商業、交通、教育、醫療…各種資源聚集在這里,人們有了更大的平臺、更多的機遇、更多的可能性。
樓盤周邊的交通、道路、學校、商超、醫院、公園……這些因素通常被統稱為“配套設施”。樓盤本身的品質固然重要,但房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配套飆上去的啊:君不見,地鐵一開通,房價就漲大幾千;君不見,北京的學區房曾經漲到百萬元一平米。
我聽說,政府在規劃一片荒蕪之地的時候,提前就要挖山填坑、修建道路、設立學校醫院等等,再把土地拍賣給開發商。所以你看,是政府的“基礎設施”,決定了這一整塊地方的價值。
那么,回到我們的題目——為什么通過偷師學藝,很難達到“大V”們的水平?
答案很簡單:你在農村建一棟同樣的房子,能和大城市的房子一樣嗎?
秋葉、易仁永澄動輒只睡4小時,一天干完咱們一個月的工作量,你也睡4小時試試?
彭小六、張輝每天讀一兩本書輕輕松松,有的讀書狂魔一年2000本以上,你也用一整天啥都不干光看書試試?
“教主”李笑來硬生生自學成了英語大神、編程大神、寫作演講大神、創業投資大神,你也來者不拒看到什么都學試試?
……等等等等。
你學不會,因為你看到的,只是表象。
你通過模仿達成了同樣的“每天讀2本書”,卻不知道他也許每天還要寫3000字的文章;你又學會了他寫文章,卻不知道他每周都要約見2、3個各領域的大牛交流經驗;你開始主動連接大牛,卻不知道他他爹是王健林(哈哈開個玩笑)……
就像高得離譜的房價一樣,隱藏在這些大牛們“神技”背后的,是對規律的深刻理解、對人性的精準洞察、對自我的不懈升華、是點點滴滴的堅持和積累,是他們多年來不斷完善“配套設施”的結果。
說了那么多,其實我想表達的是:人生沒有捷徑,唯有一步一個腳印,從打造“基礎設施”開始積累自己的價值。
- 堅定自己的初心,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到底為了什么而活著,為了什么而奮斗終身?
- 不放過任何一個成長提升的機會,不再逃避挑戰,只有敞開心扉去體驗這個精彩的世界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而不是反過來,先找到意義,再去行動。
- 凡事提前準備、提前練習。你可以體驗一下——哪怕晚上提前準備第二天的衣服,都會大幅度降低早起的難度。越重要的事情,提前越多時間準備,很快你會成為大家心目中那個“最可靠”的人。
- 遵循100小時法則、一萬小時定律,而非淺嘗輒止。今天妻子說:我發現心理學的知識,和你提到的很多“成長機制”是相通的呢!我答:對呀對呀,把一樣東西學通了、學透了,再去學習旁的知識,也許會快的多。
- 由易而難,循序漸進,別想著一口吃成大胖子。一開始就制定詳細的健身計劃,規定每天必須跑5公里的人,最后都失敗了——因為膝蓋受損、肌肉酸痛是非人的折磨啊。而我的朋友陽益在家里練了一個月keep再去戶外跑步,水到渠成。
- 在實踐中,盡量調用所有過去的經驗,讓所學的知識之間產生鏈接,發生化學反應。大多數的發明僅僅是把一個領域的方法搬到另一個毫不相干的領悟,你的知識創新、認知升級也是如此。
……
結論:
向大牛看齊當然沒有錯,但在模仿他們之前,請務必先打造好自己的“配套設施”。當你具備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再去運行那些高大上的“大牛APP”,才能“快得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