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12月底單位破產后我就一直打工,已經9年了。回首這打工的9年,雖然沒經歷什么大的波折,但仍有些許感想,說出來與打工族分享下,也是對自己一段生活的總結。
我原來的單位是市里一家啤酒廠,屬國營企業,這是一家老企業,1952年建廠,據說是日本人留下的。原來做的是白酒,后來也做黃酒,再后來還做啤酒。本來這個廠子挺好的,在當地口碑也不錯,不管是白酒黃酒還是啤酒,銷量都是供不應求。誰知最后一任負責人品行不佳,惹得公司上至中層下至員工怨聲載道,加之外部環境啤酒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生生把一個廠子給搞破產了!正式破產日期是09年的12月25號,正是剛數九的日子,本想緊接著就去找工作,妻勸我等過了年再說,冬天也不好找,我一想也對,上了二十多年班還沒好好休息一次呢!正好借著這次機會好好放松一下。過完年,也就時3月底吧,我找到了我失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搬運工。就是跟車給客戶送奶子。我家街道有一家蒙牛牛奶代理商,老板開著一輛面包車,車里裝滿了各種蒙牛紙箱包裝的奶子,就象點羊窩一樣給客戶送過去,客戶大都是中小型超市商店,分布于市區各個小區,送到后我與老板一起從車上提出來擱到店家指定的地方,多則幾十箱少則幾箱,一箱奶也就二十來袋兒,也有小紙盒子包裝的,每箱也就5kg的樣子,雖然不是很重,但一天下來怎么也得搬個200箱左右,傍晚回到家中也是腰酸腿困胳膊乏的。當初做這個也是鍛煉一下自己,本想做一個月的,誰知僅做了一周就感冒了,不得已辭了這份兒工作。做了7天,老板給我發了210元的工資。由于發燒咳嗽,不得已只好輸液,由于妻是醫生,所以在家就能輸,妻揶揄我說“你掙得那點兒錢還不夠你看病呢!”我只有苦笑。輸液的時候想起了那句“百無一用是書生”,看來古人說的沒錯啊!
看來我不適宜打體力活兒的工。想想也是,自參加工作以來,還從未干過體力活兒呢,即便是單位參加勞動,也不過半天,況那種勞動自由度大,累了就能歇,沒人硬管著你。打工就不一樣了,你掙人家的錢,就得給人家干呢,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即便是累了,也不能停下,因為客戶等著賣你的貨呢。于是我調整了方向繼續找工作,終于在報上看到了一份工作。
這是我打的第二份工作。這也是一個私人公司,名稱挺高大上的,叫什么“××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實際上就是個養豬場,說準確點是“在建養豬場”,建好了才養豬,養的是“有機豬”,好象說是從加拿大也不知是荷蘭,具體哪兒記不清了,反正就是進口的種豬,一頭種豬6萬多塊。產下的豬仔吃有機飼料,說是這樣長出來的肉跟一般的豬肉不一樣,瘦肉里均勻地長著一絲一絲的脂肪,吃起來特別的香,市場上一斤賣30多塊呢!我應聘的是水暖工程師,負責監督乙方也就是施工方水暖施工的工程質量。雖然以前沒做過水暖及給排水方面的工作,但一來我自己親自做過水暖工程,二來父親就是這方面的可說是專家,所以我對這份工作還是蠻有信心的。因為這地方離市里30多里地,不能每天回家,公司要求三天一回,就住在農場這兒。來回都是車接送。工程部負責人是老板的一個親戚,開一輛桑塔納2000,他每天回家,負責接送我們。記得去的第一天是2010年的5月7號,除了我還有一個應聘者,也是個男的,比我大10來歲的樣子,他應聘的是土建工程師。我們中午在公司吃罷飯,一行十幾個人坐著五、六輛車,在老板的帶領下從公司總部直奔農場而去。一路上浩浩蕩蕩,好不威風!到了工地后,先期到這兒的土建工程師劉工給老板和我們這群人介紹目前工程的進度,老板不時詢問一些工程方面的問題。這個農場很大,面積800畝,四周用磚墻與外邊的耕地分隔開。那天刮著很大的風,沙土漫天飛舞,再加上挖掘機挖起的土方往貨車上裝載時,更是乘風揚土,一瞬間遮天蔽日,我們紛紛掩面躲閃。這景象讓另一個應聘者打了退堂鼓,記得他當時悄悄對我說,這種做法根本不能長久。我當時也沒細問,也有點不以為然的意思,可后來,他的預言成為了事實。現在看來,他是個行家,一眼就看出了問題之所在。養豬當然要建豬舍,建豬舍就得做地基,做地基就得開挖土地,施工方一開始是大開挖,就是把豬舍下面所占的土地全部都挖出去,開出四方的空地,然后在承重墻的位置上壘基礎,壘起來后再用挖出去的土方回填,這樣做的結果,一是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二是做了大量的無用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后終于不能長久,因為甲方也就是我應聘的這家公司先期不給乙方墊付資金,致使乙方投入了過多的資金而使資金鏈斷裂,最后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了,工人停工鬧事,后來縣政府出面調和,甲方答應只把乙方所雇的工人們的工資發了,別的以后再說。于是甲方把一定金額的資金給付于縣法院工作人員,再由縣法院的工作人員一一發放給這些來自天南地北的工人們,拿到錢的工人們隨即遣散。后來公司又找了一家合作方,這個乙方有了前車之鑒,做基礎的時候只開挖墻下面的土方,別的一概不動。這樣既節省了工時又節省了資金,皆大歡喜。但到9月底,資金鏈還是斷裂了,公司放假,我們只得回家。記得那天是9月24號。
從5月7號開始到9月24號回家,我做了5個月不到。現在回顧那四個多月的打工經歷,很有一番感慨。那可說是我真正意義上的打工,雖然時間不長,但讓我體會到了與以往不一樣的工作體驗,聽話服從是最基本的要求,對公司及工作不妄加評論也是很重要的素養。再一次的失業讓我體會到了找工作的不易。我大學學的是鋼鐵冶金專業,雖然畢業分配至大同市鋼鐵廠,但我從大學起就一直不喜歡這個專業,所以到了鋼鐵廠也從未打算以此專業為職業,所以在那兒待了不到兩年就離開了,后來調到了大同市酒廠,這一待就是20年。所以我再求職的時候也沒個準方向,只要能做的了得就行。因為單位破產的時候我已42歲,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沒有創業的本領就只能打工了。這次在家里待了5個月,等再找到工作的時候已是來年的3月份了。
我的第二次打工是從2011年的3月5號開始的。這是一份辦公室行政文書方面的工作。具體說就是“中煤朔州擔水溝煤業有限公司”炮掘隊辦公室干事,負責該隊所有的作業計劃、工作量等報表的整理、報批,以及工人們的檔案管理等,這么的說吧,凡是文字性的東西,我統統負責。辦公室就我一人,雖然事兒也不少但人事卻挺簡單,這挺對我的脾性。由于離家遠,所以規定我一月回家一次,每次在家待4天。這份工作我干了9個多月,后來由于住的地方有變動,再加上跟老板的姐夫處得不是很融洽,所以我就辭了,回家那天正好是西方節日的平安夜。回想這9個多月的工作經歷,感覺出門在外很是不易,出去了才感受到家的溫馨。
之后我又打過幾份工作,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打工是謀生的手段,相較于以前在企業編制的工作,打工的隨意性流動性都要大些,不象在企業,即便干得不如意,你也不能輕易放棄那份工作,除非是有魄力的人,象我等平凡庸碌之人是斷不敢舍棄那份安身立命的工作的。
我常想,打工二字,“工”字前所以冠以“打”字,就是意味著工作的階段性的特點,亦如“打車”、“打電話”、“打水”、“打飯”之“打”,有臨時性之意,便如此,我還是覺得能長者還是盡量長些,老話講“走一處不如守一處”,還是有很深的寓意的。“不行就換”成了某些人的口頭禪。快餐時代,一切都像吃快餐一樣,“蜻蜓點水,浮皮潦草”,生存成了第一位的考慮,至于其它都不再重要,也不再受重視。誠然,生存雖然是第一需要,但別的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還是要有一點追求的,比如理想和信念,尤其是對于年輕人,更是如此。筆者業已天命之年了,不管在哪兒打工,總要對得起自己的薪水即可,我就是想對年輕人說,這么多年來的經歷告訴我,一個人能堅持踏踏實實地在某個地方做一件事,其實比頻頻地換工作更能出成績。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另一些老話:“忠誠也是力量”、“是金子總會發光”。中國人是相信性本善的。忠實地做某一件事,總會發掘出人性中最善最美的東西,總會有所收獲,所謂天道酬勤。工作也好,婚姻也罷,人生的道理是相通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4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