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總想教育出高智商,高情商,高韌性的孩子,可是我們希望孩子做到的品質中,我們是否正確地理解了,又有多少是我們自己擁有的呢?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在日常的生活行為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最寶貴的禮物,他讓作父母的重新審視自身,不斷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1. 自信:1)我很可愛,討人喜歡
? ? ? ? ? ? ? ? ? 2)我有能力,我能做到
2.抗挫力:
1)挫折耐受力:碰上打擊,保持心理和行為正常的能力
2)挫折排解力:碰上挫折,有能力調動自己去改變這個情境,讓它變得更好
讓孩子相信挫折是暫時的,特定情況下發生的,不是由于本質原因引起的
3.共情力:1)能體會別人的情緒
? ? ? ? ? ? ? ? ? ? ? 2)能體會別人的想法
? ? ? ? ? ? ? .? ? ? 3)作出共情的行為
4.自控力:
1)目標力: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2)拒絕力:能約束自己做不該做的事情
3)行動力:產生行動,做我該做的事情
5.獨立:
1)行為上的表現: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情感上能獨立:清楚地知道自已的想法和感受,并能清晰表達出來
? ? ? 減弱對父母的情感依賴
3)認知上的獨立: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并能清楚表達
6.樂觀:
不是讓孩子不遭受挫折,而是讓孩子明白在遭受挫折時相信我有能力改變境況
真正的樂觀來自于客觀分析和體驗
7.毅力=熱愛+堅持
8.真正的聰明=(神經智力+經驗智力)×反省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