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訓練018:那些我們錯過的信息

在我們追求獨立思考、合理判斷的過程中,如果別人給我們的信息有限,那么我們所思考的質量和判斷的合理性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錯誤叢生。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我們推理的過程中,怎樣認知信息省略這個問題,怎樣解決信息省略問題,以及我們在傳遞給別人信息時,應該怎樣避免自己省略那些必要的信息。

怎樣認知信息省略?

信息省略在生活中很常見,有無心省略,也有故意隱瞞。

對于故意隱瞞信息的情況,《如何提問》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靠譜的理由:

你應該記住幾乎任何一個你所遇到的信息都有一個目的。
換句話說,這個信息的組織結構是由別人精心挑選和呈現的,目的就是希望它能從某種程度上影響到你的思維方式。因此你的任務就是判斷你自己是否想成為這一目的的傀儡。這個選定的母的常常就是為了說服你。

這種情況在其他國家我不知道怎么樣,但在中國這個神奇的國家,大到國家事故,小到個人發(fā)朋友圈。無一不在隱藏某些影響你合理推理的關鍵信息,而是把那些他愿意拿出來的東西給你看。 比如說吧,某地鐵路損壞,往往死亡人數被故意降低。 發(fā)朋友圈的朋友們,也在盡量秀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當然那些博取同情的除外)我不是說這有什么錯,畢竟充滿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每個人不可剝奪的權利。但是,在社交對我們影響越來越大的這個社會,如果我們一味憑朋友圈的美好形象去定義一個人。不免有失偏頗。

無心省略這種情況也很常見,這出現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場景中比較常見。這時候,我們往往需要適當的引導和提問才有找出隱藏信息的機會。

比如,當你在做課堂講解時,往往老師會提示你那些省略的關鍵信息。

怎樣解決信息省略問題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一個概念:不完整的推理在所難免(有省略信息)。 原因如下:

時空限制
大部分人注意力持續(xù)的時間都很有限,如果信息長得沒完沒了,我們就會覺得厭倦。而論述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往往會精簡掉一些影響到推理過程的信息。
進行論證的人所擁有的知識總是不完全的。
論證者直截了當地想欺騙你。
那些盡量給你提建議或想要說服你的人的價值觀、信仰和態(tài)度常常和你的并不相同。且,那些力圖說服你的人常常想打消你的好奇心,鼓勵你依靠違反常理的情緒反應來形成你的選擇。

了解這些原因后,你應該知道了,人們的推理過程是多么的容易省略相關信息。而我們要找到這些相關信息,就得依據下面的原則在生活實踐中強加練習。

怎樣解決信息省略問題呢?

首先,你得有推理過程中可能存在信息省略這樣一個意識。 要擁有這個意識,問自己以下問題是很重要的,這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去尋找關鍵的被省略的那些信息:

論述人有沒有遺漏什么其他信息,而我在判斷推理的質量之前必須要知道這些信息?

反對的人會提供什么樣的理由?

這些“事實”的來源是什么?

這里應該特別提出一種類型的省略信息識別起來異常重要卻又常常被人忽視:

被提倡的行動的潛在負面效果。

比如,在我們接觸到一種宣傳新型的看似很有效的治療藥物或是治療方式時,我們往往會問一句,這樣做有副作用嗎? 這個問題很對于這個尋找這個治療藥物和治療方式的省略信息來說很重要,他能夠讓我們找到一些關鍵的隱藏信息,從而避免上當受騙。 但是,據我觀察,我們在問“是否有副作用時”往往著眼于眼前,也就是說,我們問的是短期內會不會對我們的身體有沒有傷害,而往往會忽略長期來說對于身體的影響。

所以,對于這種情況,我們都不要忘了問一句:

這個行為潛在長期的負面效果是什么?

用這個問題作為引導,去驅動你找到更多有效的省略信息。

但是,往往,我們并不會輕容易地找到省略的關鍵信息。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應該有下列意識:

在省略的關鍵信息被找到之前,你不應該做出任何決斷和任何觀點。
我們在傳遞給別人信息時,應該怎樣避免自己省略那些必要的信息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在我們進行論證時,雖然精簡信息很有必要,但是當一條省略的信息能夠強烈影響到讀者對你的論證所持有的立場時,我們就應該小心地避免精簡掉這條信息。
其次,我們應該明白,大家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的到底是什么關鍵點,這會讓你由這個關鍵點出發(fā),避免相關信息的省略。
最后,我們應該利用我們生活當中的各色人等,尤其是那些持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和世界觀的人。問問他們需要什么樣的信息才會接受你的結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