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與兩個朋友一起吃飯,暫且叫A和B吧,A回學校辦事,暫住在B家(校外租房,下同)。
等上菜期間,A問我中午是否回家休息,我曾試過在圖書館午休,但是夏日炎炎,無法靠在桌子上休息,為了節省一點時間,實際上休息不好,很影響一下午乃至晚上的精力,所以我現在會回去午休。
“那你幾點再出來?”A又問。
“兩點左右吧,怎么了?”我回她。
我原以為A會覺得太晚了,對于考研的人來說,兩點的確太晚了。
但是B卻說:“我是起不來,太熱了!”
“有空調,睡覺不覺得熱,就是走一段路覺得熱,不過走這一段路,到圖書館倒是清醒了。”我回到。
她們笑笑。
A對B說:“你都覺得熱,睡一下午,看看人家。早上聽到你鬧鐘響了兩次,卻沒動靜,后來我又睡著了。”
B笑著說:“我的鬧鐘響了嗎?我都沒聽到。”
想想大學四年,雖然不勤奮,但是早起這件事,我是敢說,基本上7點多就起床,考研特殊時間更不用說。夏天中午,她們覺得熱起不來,我也覺得熱,要不是她們“提醒”我都忘了可以家吹空調避暑。
這么說并不是因為這么一點小事有什么優越感,生活中共有意無意處處顯露出比較,而我們總是不自覺的關注自己缺少什么,沒有什么,也因此產生自卑;但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我們也應該正視自己的長處,尋找自己的有點,找回自信。
眼前我也正經歷磨難,感覺苦難,甚至想放棄,覺得自己很失敗,但也許別人卻不以為然。適當轉換困難關注的焦點,找回我們該有的自信,也許未來某天回想起現在的日子,我也會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