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奧運,新北京
(這組圖文編寫于2008年末,收于此作為紀念。一晃8年過去,時過境遷,一些景觀也許已經不復存在,這些圖片也是一種記憶。)
11月的最后一周,有個機會去了一趟北京。北京,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第一次去是90年代初,2000年10-12月在北師大整整呆了三個月,后來還去過幾趟。最后一次是2006年,也在11月下旬。此次出游,原本有幾條線路可供選擇,之所以選擇到北京,一是想看看奧運會之后的新北京,二是見見在北京讀書、暑假當奧運志愿者沒有回家的兒子。
25日一大早,從廣州飛天津,中午到達,乘車游市區,參觀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4時30分,乘《和諧號》城際高速列車,30分鐘后,到達北京南站。出站后見到是北京街頭華燈初上。北京之行就這樣開始了。
按旅行社的行程,在北京住四個晚上,29日(周六)晚上的航班返回廣州。考慮到周六、日兒子才不用上課,我讓旅行社改簽了機票,12月1日(周一)下午返回,就有了較寬裕的時間。雖是跟團隊到北京,大部分時間都是請假“自由行”,自選景點作“深度游”。有了多次冬天到北方旅行的經驗,衣物、生活用品等準備充分,老天爺也比較照顧,那幾天都能見到太陽,玩得比較爽。
鳥巢、水立方是必去的,國家大劇院進了三次,白天進去參觀一次,兩個晚上去看演出。走了前門大街、南鑼鼓巷,到了798藝術創意區,逛了央視新樓周圍的中央商務區、SOHU尚都和三里屯Village購物中心,觀賞世貿天階的夜景。還重訪一些曾經常去的地方,如中關村電子商場、風入松書店、國家圖書館、中國美術館及附近的三聯圖書中心,重走了一遍新街口外大街。處處都感受到北京的新氣象,享受著新北京帶來的驚喜和興奮!
晚上回來賓館,電視新聞播的還是全球金融危機的發展,還有印度孟買恐怖襲擊、不少外國游客傷亡,曼谷機場關閉、政府派包機到泰國緊急撤離3500多名滯留的中國游客。再想想今年以來我們經過的一系列大事件:南方冰雪災害、西藏動亂、海外火炬傳遞受阻、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還有奧動成功舉辦、神七上天、中央4萬億投資的經濟決策等等,再聯想起在北京所見的新面貌、新景象,此時,面對當前紛紛擾擾的世界,作為一個中國人,生活中更多一些從容和自信,當然我們不能陶醉于“風景這邊獨好”,我們也有的士罷駛、被欠薪的工人圍堵政府機關和道路等新聞,也要保持必要的警覺。
此次出行帶了一部新購的Canon 450D單反機,除標配的18-55MM鏡頭外,還加了一支55-250MM的鏡頭,背起來是沉了一些,但在國家大劇院、798等場所的拍攝,特別是鏡頭都帶有IS防抖功能,與便攜的傻瓜相比,成相質量的優勢就明顯區別,辛苦還是有所值!我在北京所拍的1000多張相片和一些心得體會,有空會整理出來,供大家分享。
乘《和諧號》往北京
走出北京南站
我的Canon 450D,用它記錄了此次行程.
世貿天階--位于朝陽區世貿公寓旁邊,亮出的口號是:全北京 向上看
購物中心巨大的天幕
國家圖書館新館
國家大劇院
央視新樓
前門大街的大柵欄
三里屯Village購物中心
從地安門大街進南鑼鼓巷
奧運場館
奧運場館
來到798藝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