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畢業開始就一直忙碌,開始是忙著找工作,后來不甘于平庸,就忙著創業,而敗走麥城以后呢,又為了生計、為了還債而開始忙著找工作了。
北漂至今已經整整十二個年頭了,我就這樣疲于奔命地忙乎了十年,結果身體累垮了,最終還是一事無成。無奈之下,借休養身體的這兩年,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軌跡和收獲,也順便想想今后的路到底在哪里?
我一直在想,這些年我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到底積累了多少經驗?這些所得所思到底可以有什么用?
由于我一直是參與創業的狀態,不知道是我的運氣不好,還是選擇企業的眼光較差,這些年就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做大做成功的,不是早早倒閉了就是不斷試錯不斷融資,結果還是茍延殘喘的活著。
可能正是因為這樣,卻讓我積累了很多初創企業時期的相關經驗,基本上創業之初的那些坑我都經歷過不只一次,那么我就想,我的經驗和能力是不是都集中在創業初期這個階段呢?再深挖細化一下,就是A輪之前。
創業初期包括了公司注冊、選址裝修、人員招聘、項目構思、產品研發、內部管理、推廣運營和融資等幾個部分,而方向則涵蓋了電商、網絡教育、網絡招聘、社交、醫療及內容IP等6個領域。
在我因病休養之前的公司,我工作了整4年,歷任運營總監、項目總監、運營副總到常務副總,學到了很多,同時也是最辛苦的四年,每天很少凌晨12點之前到家,明明是雙休,可每周最多只能休1天,因為至少有一天是要陪老板見客或者開小會討論事情。我的老總就是因為太累而導致心臟搭橋,回上海休養了,在我離開的最后一年內基本都是我一個人在頂著,忙里忙外的。
不是說公司沒有其他的人才了,首先被老板信任的高層不多,這四年里,我們一直是四駕馬車的核心管理架構,老板下面有包括我在內的3名高管,各負其責各管一攤,挺好的。可是第二年因為女朋友的最后通牒導致離開了一名副總,第三年老總病倒,第四年尾我也頂不住了。幸好,在我離開之前又幫老板忽悠來一名負責運營的副總,提拔了一名負責技術的副總,所以我才能妥當離開。
09年夏,我剛才一家因為資本寒冬而倒閉的企業離職,心里很苦悶。
每天都在學院路的一家避風塘呆著。18元一位無限暢飲,我每天上午九點半左右過去,上網玩彩票,重慶時時彩,每十分鐘開獎一次,也屬于高頻數字型,正是我最擅長的分析類型。玩到下午1點半左右,一般到這個時候彩票的走勢規律要大變一次,不再適合我的分析方法,于是我就下班回家。
那段時間收益還不錯,最多的一次就賺一萬多,但是投注額也大,運氣還不錯,剩的總比投的多,以至于有點樂此不疲了。直到突然有一天,接到在海內結識的一位朋友的電話,他問我最近在干嘛?我就如實說了,他讓我去他們公司坐坐,反正呆著沒事,他們公司在亞運村遠大中心,也不遠,我騎著電動車就過去了。
(待續)
PS. 從第二階段開始,我準備不按照原來時間的順序寫了,改為以事件為主要線索展開故事的敘述。其中微信公眾號(斜杠中年)已經改名為:參與創業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