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璟乾
青春,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有的人懷念那時候的放蕩不羈,有的人懷念那時候的青蔥懵懂,而我更加懷念的是那時候認識的人。
01
我的初中開始在一所私立的封閉式的學校,如果不是嚴重的偏科,也不愿流落到那步田地。我的青春應該也是從那個傍晚開始的吧。好不容易求來人生中第一部自行車,然后趁著夜幕不知死活地從那個差不多40°的300米長的斜坡滑下,那種感覺猶如天外飛仙般的,然后如夢如幻的背著大書包找屬于自己的寢室。是的,剛上初中的我第一次去學校已經是自己一個人了,當時我就在想,雖然學校不是什么好學校,但要不是后來我發現我想多了的話,我的夢想其實是清華或者北大的。
青春,就是這么的不知天高地厚。
第一節課就在班主任語文老師的核對小考成績開始,我終于在老師不可思議的眼神下以語文125分,數學29分的成績拿下了語文課代表一職。接下去的那段時光我便是“離語文越來越近,數學離我越來越遠”的現實中繼續青春著。那時候的自己,不太愛運動,卻也是在那時候長高,更可笑的是整日都是一身運動服。那時候的飯也才2.5塊錢一餐,滿打滿算的飯票錢,那時候雖然窮,但的確是過得很開心,不同于現在,不只是窮,還不開心了。
肆意揮灑的青春,總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跟他在初二成為同桌,然后同寢室。他,應該按照那時候的說法是死黨,按照現在的說法的話可能就是基友了。我也不知道該不該寫出他的名字,算了,就用”他“吧。那年手機還沒有開始普及,作為一個縣級市的小地方,連網吧這種東西也才是那些不良學生才會去的。他當時應該是班上最早有手機的那個,只是還沒完熟悉那塊磚就已經被偷了,這也是相當可惜的一點。而我每日還始終懷揣著清華北大的夢想,其實對于我而言,北京在那個方位都還沒搞清楚呢,但是我相信當時很多人的夢想也是跟我一樣的,只是時間慢慢的讓我們沉浸在其他的誘惑上,夢想什么的就見鬼去了吧。后來他迷上了溜冰,經常下晚自習后三三兩兩跑去玩,好吧,有時候曠課騙假都要去。我實在沒辦法理解溜冰有什么好玩的呢?除了可以耍帥扮酷就一無是處了,這大概也是我長的丑的原因吧。
一大群男人真的是什么都干得出來,成群結隊的人也總會有一兩個奇葩的。有人穿鞋洗腳,有人走廊裸奔,恰逢當年“艷照門”事件,整個寢室同圍唯一一臺手機的持有者,擠在某張上鋪床上,評頭論足,好不熱鬧。我被擠到邊邊只能聽他出了一句神論:我主要是想看看明星有什么不一樣!多么的冠冕堂皇,多么的理直氣壯,我一點沒看到還被懟得無言以對。畢業前的那段時光,我的清華北大夢不知道落在哪里去了,竟然偶爾跟他翻墻出去網吧,每周省吃省用留夠周五晚上去網吧通宵的錢,然后去網吧看了一夜的QQ空間,或者調戲或被調戲一些不知道男女的網友。其他結伴而行的有偷偷在角落看小電影的,有的會呼呼大睡,我當時就氣了,好不容易來網吧通宵,那個敗家玩意兒竟然在睡覺。他非常認同,然后跟我一同死瞪著眼聊QQ到天亮,然后回學校補課再呼呼大睡。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嘛。
初三畢業后,大部分同學都外出打工了,當中不乏有一些成績好的人,也有的匆匆結婚了,好像青春戛然而止了一般。我成績不算太好,不用說也還是一樣死在理科去了,但市里的三流學校還是可以上的,無欲無求的我任由家人安排。讀還是不讀,這真的是個問題。一來分數不高,二來沒錢,后者的因素更大。最終物色了幾家高中,就是我分數夠的那幾家,由近到遠去打探一下。來到第一所學校,環境還不錯,學費也合理,重點是我分數也夠,更重點是我在校長室的登記表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就是那個家伙,自己報名讀高中都沒告訴我,好吧,當時也只是家里的座機聯系,各回各家之后就不會再有聯系的了。那學校其實是在他那個鎮的,而我在市區的,陌生的環境熟悉的名字讓我毅然決然的選擇那所學校。
仿佛我的青春在那個時候又回來了。
02
順利來到高中,我覺得我清華北大的夢想又要回來了。雖然去了個不一樣的地方,但是還能在一起同班同桌同寢室,這樣的緣分寫成了三年。因為語文的突出,我依然是語文課代表,這是我僅存的尊嚴啊。有熟悉的人在身邊總能很快地融入陌生的環境,因為地區差異,一些小小語言上的差異也是被無限的放大,一般上講臺演講都鬧個大紅臉。平平淡淡的高中三年,似乎每個人青春期的荷爾蒙都在那個時段給喚醒了。他也一樣,每日電話不停的勾搭妹子,作為同寢室的舍友來說,這是相當折磨的一件事。后兩年我們是跟其他兩個基友一同搬到外面的民居房住的,他似乎想更加迷人,然后開始學習吉他,對于我這種KTV果盤殺手來說,那五線譜和數學課本上的數字字母的組合一樣惱人。每天那噴得滿頭都是啫喱水的非主流頭型,仿佛他就是整個世界一樣,撩妹撩得停不下來。
他似乎跟那些妹子有說不完的話,仗著有那種校園短號卡為所欲為,而我只能時而去網吧解悶。不得不說,他把我變成了很不一樣。教我打游戲,每周都要一人一瓶啤酒等等惡習慢慢地充斥了青春。但是我知道,我們都沒有變,沒有變得亂七八糟,不會胡作非為,大概可能只是因為膽子小吧。那時候自己偷偷暗戀了一個女孩,我知道他也有喜歡的人,在感情的問題,我們都很少聊,大多數都只會說以后要做怎樣怎樣的人。后來的一件事讓我對他真心覺得莫名其妙。有一個跟他聊得很好,我一直覺得他們在一起的女生跟宿舍那個教他彈吉他的好了,這就很尷尬了。宿舍是四個人誰在兩張合并在一起的床上,然后他們都不說,誰看誰都不順眼。我一點內幕都不知道,該吃飯吃飯,該喝酒喝酒,跟他聊天內容慢慢也開始聊班上的一些女生了,但他的話似乎越來越少了,看起來是滿心心事,有秘密也不再是互相傾訴了,他心里的苦悶應該就著那一瓶瓶啤酒而統統吞掉了。
青春猝不及防的情節,總讓人感覺無法招架。
終于在那個女生和隔壁一同合租的一個男生在一起后,關系開始有所回暖,這真是有夠狗血的。此前,他們都是一起玩吉他的伙伴,當中到底還有什么故事我就不得而知,只知道他一畢業就跟班上另外一個女生在一起了,后來聽他說每周都會在路口那里騎車假裝偶遇然后載她回學校,到廣州讀大學后就想盡辦法同居了。而我去了另外的地方上了大學,互相幫忙的機會很多,一通電話都是互相比慘,但他現在都已經結婚了,孩子也都開始打醬油了,而我還是單身狗,誰夠我慘?說好一起到28歲再成家的,真是說好一起到白頭你卻偷偷焗了油。原來一切都是套路,但一切又那么美好,至少在這點上我是不如他的,失敗幾次,也想跟他一樣得一心而終老,我應該只是運氣不好吧。
青春,大概一切都早有安排的吧。
現在看來,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接近完美了,跟別人在廣州合辦了一家小小的公司,把父母和妻兒一同搬上來,雖然現在是租的房子,但相信他人生的精彩才剛剛開始。而我,也被他捆綁在同一層租了一個單間,每日不知所求,時常被他一大早過來敲門叫醒,僅僅是打個招呼,或者是照照鏡子。弄得她老婆都誤會我是小三了,但我可以很認真的聲明一件事,他老婆跟他同房睡還不如跟我同房睡的時間長,對,只是同一間房而已。網絡上不是有句話:要不是為了傳宗接代,男人跟男人才是真愛。這雖然是一句戲語,但也的確有它的道理,也不是說任何玩得好的男的都是彎的,畢竟青春不只是有懵懂的愛情,也照樣有不可或缺的兄弟情,那不是親兄弟而勝似親兄弟的感情,跟知己一樣,得一足矣。
我想,我跟他的青春雖然是一起度過,但是畢竟還有內心深處的東西不被彼此所知,有時候僅僅一個小小的選擇就走了兩條不一樣的路,時常他羨慕我單身自由的生活,時而我妒忌他完滿家庭的生活。對此,或許他已經是不負青春,我或許只是在撕扯僅剩的青春,但這一切來得順其自然,也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