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 ? ? ? ? ? ? ? ? ? ? ? ? ? ? ? ? ——愛因斯坦
今天,繼續聊我身邊的同事,以及那些并不平凡的職場小事。
一年,我簽了一個頗有分量的合同,為一家著名的跨國零售企業提供店面運營的軟硬件解決方案。這項目銷售過程很艱辛,銷售額也很喜人。由于客戶是業界矚目的標桿,對我們方案的實施要求很高,不得有一點閃失。我特意在跟客戶開項目啟動會之前,跟我們自己內部的項目實施團隊的人員開了個動員會,以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
記得當時項目經理叫Joseph,是一位有著三年交付經驗的PM(項目經理Project Manager)。項目進入實施期,Joseph非常給力,一切進展不錯。到了項目一期結束后的階段性總結時,我決定請項目團隊一起吃飯,一是感謝大家兩個月的辛苦付出,取得了客戶的滿意回饋;二是安排接下來的二期工作,系統要正式上線了,希望每位成員再接再厲,爭取最后的勝利。
那天晚上我們在簋街串吧喝酒,大家相互聊著項目中的困難和問題,同時也相互鼓勵著說這個項目讓團隊成長很多。我們舉杯時,一個項目組成員小丁接到客戶電話,聽得出,客戶那邊出了點問題,小丁舉著電話接了半天,話語里還越來越有情緒,等他回到我們中間坐下,跟Joseph說:“客戶信息部錄入的商品信息無法正常顯示,問我怎么解決,我問他是不是按要求錄的,他說當然是,我就說你再好好查查,如果按要求錄肯定不會出問題,我這邊參數設置得肯定沒問題,他還跟我急了。”
由于我不太清楚技術細節,沒說什么,想聽Joseph的判斷,但我看到Joseph臉色沉下來,顯然有點生氣,他問那位同事:
“你這么回答,讓他怎么辦?他是客戶,按著我們的要求錄入,卻出了問題,而你一句肯定沒問題就打發了。你有沒有想過,電話那頭的他接下來該怎么做,怎么向他的領導交代,怎么面對這個問題?系統軟件是人寫的,你怎么那么肯定就不會有問題呢?沒遇到的問題還多著呢。”
我們全都放下酒杯,聽他們倆溝通,大概知道個來龍去脈。這類事情在Joseph看來再平常不過,可是對當時的我而言,卻非常受益。因為,在以往面對客戶質疑時,我也許會憑著銷售人員被訓練出來的本能,用更委婉的方式面對客戶,但我并沒有時時刻刻想著,我的任何語言會給對方造成怎樣的處境?
年輕的小丁聽了Joseph的話,似乎也突然開了竅,明白自己做的不妥。我見他立刻給客戶打回去電話,說:“哥們兒,不好意思,剛才在外面吃飯,沒來得及仔細考慮你說的問題,你剛才說的情況以前我們的確沒遇到,我一會兒回去再仔細查查。不行明天我到現場跟你一起看看。調試階段若能多遇到些問題,也能讓咱們真正上線的時候從容應對。”
我們也似乎感覺得到,對方緩和了態度,這個電話打得很及時。
跟Joseph合作過的所有項目,都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對客戶不卑不亢,真誠友好,不僅收款順利,客戶upsell的機會(upsell指客戶在原有合同基礎上,又新增的銷售機會)也很多。我想這除了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外,一定與他長期養成的換位思考的習慣分不開。
如今,Joseph已是一家公司的副總經理了,全面負責技術開發團隊。當年那些項目成員在他的調教下,也基本做了項目經理,小丁也做到了項目總監,我們偶爾難得聚聚時,大家對Joseph都是心懷感激。因為做項目交付工作,非常鍛煉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對外要面對客戶方的項目負責人和項目團隊,對內要面對自己公司的銷售人員,售前人員以及其他相關技術人員,既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又要有強大的資源協調能力,而Joseph不僅給他們做了榜樣,更適時地教會他們職場上的一些硬道理,引用兩句前《我的前半生》里賀涵的經典語錄:
對內:首先要做到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后再考慮做到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你。
對外:對待客戶有張有弛,要去體會他們,為他們考慮,但是要恰到好處的考慮。
無戒365極限挑戰日更營 第13天